丁太太和儿媳妇一起拿果子给赵传炜吃,又让孙子丁远陪他玩。
赵传炜和丁太太说了几句话之后,就被丁远拉走了。
丁远把赵传炜叫到自己家的校场上,“三叔,那回在宫里,听说三叔得了第二名,可惜我没去成,没看到三叔的风采。”
赵传炜开玩笑,“幸亏你没去,不然我的第二名就没了。”
丁远咧嘴笑,“三叔太谦虚了,射箭和骑马需要巧功夫,这都是三叔最擅长的。若是说耍刀枪棍棒,三叔说赢我,我还不服气呢。”
丁家是武将,自从丁大人升了御林军副指挥使之后,丁家换了大宅子,家里校场极大,家里子孙,不管有没有功名,骑射功夫都很不错。
叔侄两个各自挑了一匹马,在校场跑了几圈,然后一起去了书房。
赵传炜在福建的时候,晋国公教他的东西比较杂,经史子集、天文地理、游记手扎、市井故事、兵书策略,什么他都学过,还亲自教他一些剑法,让他强身健体。
丁家书房和赵家一样,文武皆有涉猎,赵传炜挑了一本没见过的书,坐下来细细研读。他要尽快多学本事,早点考上功名,去杨家提亲也体面些。
晌午,丁太太本来想留赵传炜吃午饭,赵传炜再三鞠躬,“大娘留饭,本不该拒绝。只是今儿冬至,阿爷在家里等我回去。过几日休沐,我定然再来拜访大娘。”
丁太太听他这样说,也不好再强留,把家里上好的吃食给他带了一大兜,“好孩子,你读书辛苦,不用特意来拜访大娘。咱们两家又不是外人,大娘心里知道,你只管好生读书就行。”
赵传炜带着一大包礼物回了家。
世子爷晌午也回来了,才一进门,身边人就来报,“世子爷,今儿三爷又去了杨家。”
世子爷点了点头,“我知道了,让你的人撤了,别盯着了。”
身边人点头应了。
世子爷也不是想监视弟弟,但最近风头紧,他需要了解弟弟的行踪,以便他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赵传炜身边的吕侍卫早就跟他说过了,世子爷安排了人跟着他们。赵传炜让吕侍卫假装不知道,大哥也没有恶意。他年纪小,大哥担心他也是常理。大哥是京城这边的掌权人,阿爹都不管京城里的事情,他就更不会去管大哥的安排了。
晌午饭是在老太爷的院子里一起吃的,男女分开。
老太爷带着长子大老爷、世子爷、赵传炜、赵云阳以及大老爷的三个孙子坐一桌,王氏和大太太带着赵燕娘姐妹以及大房两个孙女一起坐一桌。老太爷的两个老姨娘单独开了一小桌在一边。
大老爷的独子煦大爷在外做官,煦大爷的长子比赵传炜年纪差不多,跟在父母身边,煦大爷就把两个幼子和两个女儿放在家里。论起来,煦大爷才是赵家真正的长房长孙,但晋国公虽然是次子,他的爵位是自己拼来的,故而赵云阳虽然年纪小,却是晋国公府的世孙。
大老爷赵世崇先举杯,“阿爹,今儿合家团聚,儿子敬阿爹一杯。”
老太爷高兴的眯起了眼睛,“好,好,老大你坐下,这些年辛苦你陪在我身边。”
大老爷笑着谦虚,“儿子只是管些小事,外头的事情,还是庆哥儿在操心,他功劳最大。”
世子爷连忙也起身,“大爷折煞我。”
老太爷让他们都坐下,“比这个作甚,你们各有各的好。老二和平哥儿在外守边疆,给咱们家争脸面。你们叔侄两个在家里守家,哪一个都少不了。庆哥儿整日忙碌,家里这些事情,不都是你在打理。事情再小,也关系到我老头子的吃喝,难道伺候我就是小事了。”
一席话说得众人都笑了。
女桌那边,王氏亲自给大太太孙氏倒酒,“我整日瞎忙活,多亏了有大娘给我帮忙。”
孙氏年纪不小了,再也找不到当初刚成婚时想和弟媳妇争长短的气势,浑身气质娴静,笑容温和,“侄媳妇快坐,我年纪大了,整日稀里糊涂的,侄媳妇有事只管叫我,不然我怎么好意思吃白饭。”
王氏没进门之前,赵家一直是孙氏在管,等王氏一进门,孙氏立刻放权。为此,晋国公夫妇没少提携孙氏的独子煦大爷。两房人其实老早以前就分了家,后来又合住到一起,分分合合,一为形势,二为情感和利益的纠葛。
好在这种纠葛一直良性发展,两房人关系也很融洽。
赵传炜先后给老太爷、大老爷和世子爷敬酒,侄子们也给他敬酒,结果他一不小心酒喝多了。
大家都知道他自幼身子骨不好,见他脸上红扑扑的,世子爷立刻亲自带着他回房歇息。
赵传炜一路再三跟他大哥说道,“大哥,我真没喝醉。”
世子爷笑,“莫要啰嗦。”
兄弟二人一起回了赵传炜的院子,世子爷让人给弟弟打水,又喝了醒酒汤,还是忍不住笑话他,“喝这几杯酒就醉了,以后考上功名或是成亲,不被人家灌趴下。”
赵传炜听见他哥说成亲,忍不住红了脸,“大哥真是的,我就是酒量小了些,又不是器量小。”
世子爷忍不住哈哈笑,坐到了弟弟身边,“今儿去杨家干什么去了?”
赵传炜斜眼看向他大哥,“大哥整日把我当贼。”
世子爷摸了摸弟弟的头,“不是把你当贼,你还小呢,不知道这京城名利场有多肮脏。咱们家已经够煊赫了,若是再和杨家牵扯不清,圣上那里要不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