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尧本身即使在二十一世纪也不擅长办这些事,从小学到博士毕业,直到工作,一路顺风顺水。在京时,这些琐事一股脑的都扔给了亦玉,在他的大脑里,只有科研项目、课题,除此之外,什么事情都不会放在心上。所以这次遇到这件事头都大了,腿上像灌了铅一样。到了神仙谷口,竟然走了四个多时辰。
进了谷口,望着谷内的景色,灵光一闪,心里豁亮了很多,想到了师父。师傅贵族出身,有二百多年游历民间的经历,历经六代部落领袖,可以说是最了解这段社会的人,我何必这样劳神费力,何不向师傅请教。想到此,唐尧双眉舒展,脚步也轻快了起来。
回到山洞拜见了师父义母,并拿出老族长给的礼物;一小袋盐。(那时的盐可是贵重礼物)并向师父、义母详细地禀告了这次探亲的过程。
之后,唐尧跪在师父的面前,说:&ldo;尧儿见娘住在山洞里,离部落实在太远,也不利身体恢复,想送娘回外公家,可外公家为佃奴,尧儿想帮外公解除奴籍,求师父指点。&rdo;师傅听后,眯起双眼,没有说话。
过了好一会,又是义母先发话说;&ldo;老神仙,尧儿如此仁孝,你做师父的不帮他,让谁去帮他?&rdo;
过了片刻,师父才说:&ldo;并非我不帮尧儿,二十多年前,我倒是与古阳镇的族长有过几面之缘,后来发现该人有些固执,并且气量狭窄,与我非同道中人,当时他已得了心口疼病,(现在来说就是胃炎)且又嗜酒如命,我几次规劝,他都是当面答应,过后我行我素,所以我再懒得给他见面。前几年听说他已将族长之位传与大儿子,想必是身体原因,难以支撑,若非如此,他时值壮年,正当兴业之时,何以传位儿子我在想,以他的心性,求他之事能否答应,不可而知?&rdo;
&ldo; 不过&rdo;说到这里,师父停顿了下来。
义母说:&ldo;不过什么,你快说啊。&rdo; 义母显得比唐尧还要急。
唐尧心想;可能义母的出身也是类似的人家吧,等同身受,所以才急着催促师父。
师父瞄了义母一眼,说:&ldo;这几年我到针对这种病情配置了一种药丸,想必能派上用场。&rdo;
唐尧听后心中一喜;师父真不愧为老神仙,就像早已料定我有今日之难,他的脑中飞速的旋转,我何不这般这般。
唐尧把想法告知师父、义母。二老说可行,点头应允。
唐尧又对师父说:&ldo;这次见老族长,发现他有些气喘,求师父给他配些合适的药物。&rdo;
就这样,三日之后,唐尧拜别师父、义母。临行前,义母拿出一个漂亮的织锦袋,递给唐尧。唐尧感觉非同一般,打开一看,里面是满满的五彩贝壳,只见这些贝壳光滑润亮,色彩斑斓。唐尧知道这是当代最难得的宝贝,贵重相当于后代的黄金,可作为货币使用。不知师父、义母付出了多少艰难,用了多长时间,才得到这些宝贝。
他实在有些不好意思,就对义母说:&ldo;这些五彩贝壳太珍贵了,我拿一半就可以了、义母和师父以后也得用。&rdo;
义母说:&ldo;你全拿去吧,你还年轻,去干你自己想干的事吧。&rdo;唐尧顿时两眼湿润。再次跪下,向师父义母拜别。
走出洞外,向唐家岭疾步而去。赶到唐家岭时,太阳刚好落山不久,他以极速的身形闪进娘亲住的洞里。见娘亲正坐在床上发呆,不过气色看上去比前两天好了许多。娘亲见到唐尧,还是显得很激动,拉着唐尧的手久久不松开。唐尧解下背囊,喝了点水,拿上师父给老族长配的药,向老族长家走去。
老族长见唐尧又回来了,若感惊讶。看到唐尧给自己送来了药,心里一暖。随后,爷孙俩说了好一阵话,唐尧才把自己这次的目的告诉了老族长。
老族长沉思了一刻后,对唐尧说:&ldo;古阳镇最早也是我们唐氏一族掌管,后来(尧帝)禅位(舜帝)后,一支舜的旁系来到这里,后来逐渐壮大了起来,族长之位自然就归了虞氏一族。虞氏第一任族长,倒是一位仁德之士,当时我与他倒有几分交情,现在的族长已是他的孙子了,我并不熟悉。&rdo;
唐尧听后,心一下凉了半截。老族长见唐尧面露失望,心下不忍,对唐尧说:&ldo;上一任的族长我也有几分熟悉,你拿着我的拜帖,去拜访一下,看能不能管用。&rdo;
唐尧听后,心下大喜,心想;只要有块敲门石,我一定要把事情办成。
第二天一早,唐尧向古阳镇奔去。这是唐尧来到异世后,第一次去古阳镇,心里还真有点忐忑。临近中午,到了古阳镇。站在镇边一看,与心里想象的那个古镇大不一样,只有一条街道,有三辆马车宽,街旁有几家大小不一的店铺,镇中有十几处好一点、大一点的院落,越往外房子就越破旧。他跟据娘亲所说的外公家住的方向望去,看到那里是一片又矮又旧的泥草房。整个古阳镇,在唐尧心中与想象中的反差太大,不免心中有些失望之感。他因有大事要办,顾不上先去看望外公一家,就向镇中一所最大的院落走去。到近前一问,真就是族长家。他叩开院门,向家奴递上了拜帖。
☆、第十四章;唐尧妙手惊虞府
过了好一会,家奴才回来告诉唐尧说:&ldo;老主人突然发病,主人说不便接待,请唐少主明日再来。&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