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尧送走唐兴后,带着八百轻骑兵,直扑幽州。
虞苗带着两百人来到大黑山口,将两百人分开,隐藏在两边的密林之中。上午巳时时分,见一队不足一百人的人马,从深山里走出来,这些人满身血迹,人和马都显得极度疲乏。刚刚走到山口中间,两边的密林中,一阵急雨般的箭射了过来。这帮人还没反应过来,就有一半的人纷纷落马。紧跟着喊声震天,两边的密林中,各冲出来一队人马,不问青红皂白,上来就是一阵砍杀。为首的一位骑着猛犸象,手持一柄黑黝黝的剑,只见他剑一挥出,就有几个人落马,这些人被团团围住,想冲也冲不过去,退也退不走,眼看着人越来越少,不到半个时辰,被虞苗带领手下全部剿杀。
虞苗下令,将缴获的马匹收拢起来,然后向幽州城北门冲来。
再说唐尧带领的八百人,三更时分包围了幽王府。虞利及第二坊的主人和那个被买通的头领,听到动静后,与唐尧合兵一处,将幽王府围了个水泄不通,突兀带领的五百反兵,全部被围在府中。最初时,突兀不知深浅,督促反兵向外冲,结果连冲几次,都是有去无返。突兀心中纳闷,不知从哪里冒出这么多重兵,将自己包围了起来。
天亮时,唐尧令第二坊的主人和归顺的那个头领,带着他的人,向府内喊话:&ldo;里面的人听着,只要不带武器,从里面走出来,保你们活命。&rdo;
王府的四周墙上,陆陆续续有人跳了出来。唐尧大体一算,连冲出来被杀的,还有投降的,里面的人应该不足三百了。于是,他挥手一掌,将王府的大门击得粉碎,华夏的兵將蜂拥而入,杀进王府。第二坊的主人紧跟着虞利,在府内抓了一个小头领,问他:&ldo;突兀现在在哪里?&rdo;那个小头领吓得哆哩哆嗦地说:&ldo;刚刚看到他带着十几个人奔后院去了。&rdo;
虞利听后,嗖的一下上了房顶,见十几个人,正向后院奔去。虞利大吼一声,飞身跃过逃跑的人,堵住了后门,挥出一剑,跑在前面的两个人,命丧当场,其他人,被虞利的神剑给吓呆了。虞利反手打开了后门,围在外面的华夏兵一下子涌了进来。这时,唐尧也带着重兵从前院赶了过来。
他问第二坊的主人:&ldo;哪个是幽州王的弟弟突兀?&rdo;
第二坊的主人说:&ldo;就是那个长得最高的。&rdo;
唐尧又说:&ldo;你对那十几个人喊话,谁要将突兀擒住,饶他不死。&rdo;
第二坊的主人喊话声刚落,那十几个人一拥而上,将突兀死死地按在地上。唐尧一挥手,华夏兵涌上十几个人,将突兀捆了个结结实实。
这时,城里的一些大臣和贵族,听说突兀反叛,不知就里,怕被连累,慌忙向北门跑去,结果被堵在北门虞苗的兵误以为是叛军,全部被截杀。可怜这些大臣和贵族,稀里糊涂的做了冤死鬼。
第二天,唐尧将突兀和他的死党押往北城门外的一个山坡下行刑,让第二坊的主人和归顺的头领,召集幽州城内的黎民,全部聚集到城北刑场上。
唐尧站在一个高坡上,大声地对幽州黎民说:&ldo;突兀杀兄夺位,罪不可赦,幸亏幽州王早已察觉,请求我华夏国出兵相助,没想到我们来晚了一步,这逆贼已将幽州王杀死在大黑山里,并趁火打劫,杀大臣,屠贵族,抢夺财产,若不是我华夏国援军及时赶到,幽州的黎民恐怕早已陷入战祸之中。&rdo;
唐尧每说一句,第二坊的主人就翻译一句,最后唐尧大声地问:&ldo;你们愿不愿意归顺华夏国?如果幽州归属华夏国,禹王可保你们过太平日子。&rdo;
幽州黎民听后,齐声高呼:&ldo;愿意归顺华夏国。&rdo;群情激奋高喊着:&ldo;杀了突兀这祸乱的逆贼。&rdo;
唐尧低声对第二坊的主人说:&ldo;现在是你与头领,收买人心和立威的大好时机,杀突兀的事,就交给你们俩了。&rdo;
两个人对看了一眼,各提着一柄青铜剑,将突兀和他的死党,全部杀死。
唐尧趁机宣布说:&ldo;幽州现已归属华夏国,不可一日无主,禹王仁慈,让你们幽州人自己治理幽州,天下第二坊的主人赤力和卫兵头领巴喎平叛有功,保护了幽州黎民,禹王封赤力为三等候,暂代主政幽州。巴喎为四等候,幽州巡察统领,按华夏国役兵制规定,幽州的兵员数不得超过两百人,如有违反,无论何人,将依法处置。&rdo;
唐尧在幽州住了近一个月,教赤力如何处理政务,和学习华夏国的法度,并向幽州的黎民宣扬华夏国法度,见一切步入正规后,带兵返回冀州。当走到幽州与冀州之间的一处山谷时,唐尧脑海里突然蹦出来一个想法;我如果在这里建一座屯兵邑,此邑可屯兵一千,城内可住役兵家人,根据每家的人口划定土地,可保北疆长期安定,幽州长治久平,此邑取名为‐‐北平邑。
☆、第九十二章:挥师南下扫三苗
唐兴带着马车队奔草原而去,这几天,草原王满怀焦虑,自从幽州回来的探子,向他禀报了,幽州王兄弟为争王位内讧,相互残杀。最后华夏国出兵平息了叛乱,幽州己归了华夏国,他日夜忧心忡忡,害怕华夏国对草原兴兵。
这天一个奴仆进帐来报说:&ldo;上次来的那个华夏大臣,带着一大队马车来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