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兴和虞苗,突然感觉眼前的这个唐尧,变得好陌生,他就像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一样,说出来的话,他们一句也没听懂,过去唐尧给他们的感觉是神秘,今天唐尧给他们的感觉是上天下来的神,来改变人间的。两个人默不作声,任由唐尧在那里指点江山。
唐尧发现他俩没有什么动静,顿时感觉到了缘由。心中暗想;刚才自己登高望远,一时兴起,有些忘乎所以了。他心念飞转,对唐兴和虞苗说&iddot;:&ldo;刚才我说的话,你们听不懂没关系,三年以后,你们就明白了。&rdo;
唐尧贪恋这崇山的美景,一待就是六七天,饿了采野果,渴了喝溪水。唐尧告诉唐兴和虞苗:&ldo;这里几千年后,将是人们向往的圣地,(嵩山少林寺)可惜的是,那时的人就看不到现在的美景了。&rdo;
唐兴虞苗二人,稀里糊涂的点着头,自从来到这崇山,他俩觉着唐尧的话像说天书一样。
第八天,三人才走出群山,在栎邑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赶回了阳城。唐兴进门就问小二有没有人来找,小二回说没有。
三天后的一个上午,来了一人,对他们三人说:&ldo;主上请你们现在就过去。&rdo;
三人又来到大院,进厅后对禹王施礼。
禹王满脸笑容对三人说:&ldo;本王近几天有些琐事缠身,慢待了三位。原来你们一个是名满天下的唐盟主,一个是古阳镇五长老的三公子,最年轻的这位是唐家岭的仁孝德才兼备的唐公子。&rdo;
禹王说完后又对着唐尧说:&ldo;这是你向本王要的东西,本王已悉数如你所愿,你就拿去吧。&rdo;
唐尧从侍臣手中接过后,施礼谢恩。并对禹王说:&ldo;臣下请禹王放心,我三人一定排除万难,一报禹王信任知遇大恩。&rdo;
禹王微笑着颌首。对一旁的侍臣说:&ldo;中午我要留三人一同用饭,你去安排吧。&rdo;
饭后,禹王问:&ldo;你三人这几天都去了哪里?&rdo;
唐尧答:&ldo;回禹王,臣下三人这几天去了崇高山,我站在崇高山顶,仿佛看到了我奉上禹王的那幅画卷,展现在了我的眼前。&rdo;
唐兴见唐尧与禹王像打哑谜一样,也忍不住地说:&ldo;禀禹王,唐尧还说他看到了混沌之前的景象。&rdo;
禹王哦了一声问唐尧:&ldo;将你看到的景象也给本王说说。&rdo;
唐尧笑了笑对禹王说:&ldo;回禹王,我只是对他们故作神秘而已,我所看到的景象,我一说禹王就明白,我只是在山崖的岩石中,看到了元古时期的动物化石,推算出它们应该是在那个时期所生罢了。&rdo;
禹王听后说:&ldo;本王在治理洪水的那些年,时常带人开山凿石,经常见有那些带有动物的石头,当时并没有在意,还是你有心。&rdo;
唐尧说:&ldo;禹王那时一心在治水一道,那会分心想这么多,这些都是我平常跟着师父,在山中采药时,偶尔见到这些石头,出于好奇就问师父,师父就给我讲了这些东西的形成和大概的时间。&rdo;
禹王说:&ldo;今日难得一聚,我也想听听老神仙的高见。&rdo;
唐尧这时心念飞转,只能将一些二十一世纪,地球环境的形成研究进行简化,借老神仙之口说给他听。
唐尧一脸恭敬的对禹王说:&ldo;师父说;在混沌之前,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大地,是处在了一段非常漫长的冰封时期,气候寒冷,毫无生息,不知过了多少万世,大地上的冰开始融化,从而大地又变成了一片海洋,这时气候逐渐变暖,各种生物逐渐出现,这一段时期不知又过了多少万世,大海中的火山爆发,火山的熔浆虽然毁灭了生物,却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山川和大地,而那时的有些生物,恰好被火山的熔浆包裹起来,历经了数万世,才形成了,我们看见的有生物形状的石头。&rdo;
禹王听后,满眼地赞许之意,说道:&ldo;真不愧为老神仙,说的至情至理。&rdo;
☆、第四十八章;闻王命吓坏唐兴
三人回到客栈,唐兴对唐尧说:&ldo;原来你早已料定禹王会去查证我们,所以放心地去游崇高山。&rdo;
唐尧说:&ldo;禹王历来主张;妄言勿听,哪能凭着我的一番言论,就能轻易相信,如果我所料不错,他不但派人去查证我们,而且,自从我们三人来到阳城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说不定就连这城北客栈,都是禹王的眼线,如若不然,禹王怎能隐居在阳城而不受外扰。&rdo;
唐兴听后,一脸的惊讶,说:&ldo;那岂不是我们住在这里的一言一行,都已被人监视。&ot;
唐尧说:&ldo;君子坦荡荡,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们住在这里,对禹王,口不说不敬之语,动不做不利之行。不但对我们无害,反而对我们有利。&rdo;
唐兴略一沉思,恍然大悟。说:&ldo;你说得非常在理,难怪这次禹王见我们温和多了,上次你献给禹王几个绢书,这次禹王又说如你所愿,悉数给你,这些是我们这次要办的事情吗?你不是说待事情办完后,给我们说明吗,要不然我们会被你闷死的。&rdo;
唐尧说:&ldo;没想到禹王与我师父有如此深厚的交情,要不然,这些事情还真不一定能办成,看来这天下的一切事,冥冥之中自有定数。&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