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兴没想到事情如此的顺利。待梁洲事定, 唐兴虞利直奔禹王治水的第一站冀州而去。禹王在翼州深得民心,冀州侯无丝毫怠慢,迅速下令,召集能工巧匠和精壮的役工,以及所属的物料,赶赴崇南。
唐兴离开三个月后,崇南已聚集了两千多人,唐尧将所有的能工巧匠安排建筑王宫,剩下的约两千人一半垦田,一半挖河筑城。护城河宽三丈有余,河深一丈半,挖上来的泥土,正好用做筑城。现在几乎每隔天,都会有役工往这里赶,五个月后,这里已有六千多人。
幸亏开始时唐尧先利用低洼和容易开垦的地,开垦好了近一千亩田地,秋收收获了近万釜稻谷,这样才勉强地解决了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现在这些人,唐尧做了合理的安排,无论是建王宫的,筑城的,开垦稻田的,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唐兴这时也回来了,他对唐尧细述了这次的所见所闻。
唐尧感慨地说:&ldo;真心为民办好事办实事者,方能赢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自古亦然。&rdo;
唐兴又对唐尧说;&ldo;就是那个舜帝的长孙青州侯虞青,没给面子,还说什么国丧期内不宜动土,禹王大位未定建什么王城等。&rdo;
唐尧听后说;&ldo;日后我去会会这个青州侯虞青,看他到底是人是鬼。&rdo;
开工第二年的 夏历一月,城外的土地已开垦完。唐尧算了一下,开垦出的良田,竟有近八千亩。他让这些开垦稻田的人,稍事休整了几天。二月初,就全部的投入到插秧,二月中旬,稻秧全部插完。然后挑选了几百个会种田的人,加上招收的佃奴,担负田间管理,其余的人,全部加入到筑城墙的队伍,四月底,城墙筑完。城墙高约两丈,宽约一丈多,城墙上可以跑马,城四边各有一个高大的城门楼,无论是远观还是近看,都彰显出壮观巍峨。这在当时的人,根本都没有见过。一时间在神州大地传颂开来。
正如唐尧所料,王宫周围豪宅的价格被大臣和贵族把价抬的吓人。还有主街上铺坊比豪宅还高,连唐尧都认为这些人是不是疯了。凡是争到位置定下来的,担心建完后价格提高,或被别人高价抢了先,都没按照所定的六成付定金,而是全部一次交清。宫前街两边的铺坊,还没开建,就已经全部卖完。
面对滚滚而来的财源,唐兴对唐尧说:&ldo;你这是用了什么仙法,让这么多人,像着了魔一样,往这里送钱,看得我都有点心惊肉跳,照这样下去,全天下的财富,不都成了我们的。&rdo;唐尧笑而不答。(唐尧心中暗想,我这算什么仙法,这是二十一世纪,房地产商坑老百姓的办法,没想到现在的这些古人,比二十一世纪的老百姓还要疯。)
这天有十几个人骑马来见唐尧,拿出了禹王的书信交于唐尧,并对他说:&ldo;我们是禹王派来帮助你的,从今天开始,任由你安排驱使。&rdo;
唐尧对他们逐一询问了各自的所长,根据他们的所能做了安排。
又对唐兴虞苗说:&ldo;今后对这些人,一定要礼敬有加,让他们自由发挥所能,遇到大事或难事,就让他们去办,在办这些事情上,对他们不能客气。&rdo;
唐尧又拿出了一个建城详细的周期表,主要街道铺坊的图形,和王城周边豪宅的图形,以及城内各街道的布局和宽窄等,一并交给了唐兴,并告诉他:&ldo;下一步先以修路为主,路修好后,先建王宫周围的豪宅,和主街两旁的铺坊,最后再建次街的铺坊民宅。&rdo;
到了收获第一季稻谷的时候,城内的路已经修得差不多了,唐尧让唐兴停下来,全部参与收获稻谷。待收获入仓一算,竟然收获了九万多釜。唐尧高兴的对唐兴说:&ldo;现在我们不但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就是役工全年的工粮,两季稻谷收获后,已是绰绰有余。&rdo;
唐尧见一切都走向了正轨,给唐兴和虞苗把一切都交代清楚后,独自踏上了游历的路。
他的第一站,是兖州的岱岳。唐尧在二十一世纪时,利用假期和古亦玉去过泰山,他要看看四千年前的泰山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来到岱岳一看,这里哪有四千年后泰山的影子,山下面根本没有人家,是一片丛林野坡,山上全被原始森林覆盖,根本没有上山的路,他只能沿着下雨时流水冲出的水沟向上走去。幸亏唐尧有五年在神农山采药时,翻山越岭的经历,所以对岱岳这小小的群山根本没放在眼里。他在翻越了几座小山峰后,才看到了岱岳那雄伟高耸入云的主峰。
唐尧来到岱岳山下,见有一深潭,潭水如墨,闪现幽光,唐尧明白,此是水深和深潭在山阴之处的缘故。并不是水黑,因为那从山上蜿蜒而下的溪流,水是非常清的。
唐尧心想;顺着溪流而上,岂不是上山的一条很好的道路吗,他沿着溪流,一路观景,一路慢慢地向山顶攀去。黄昏时分,他恰巧来到了一处有几丈方圆的平坦地方,坐下来休息了一会,见四周无任何异常,闪身进了炼石神谷。在神谷内修习了天元神功,泡完温泉后,在竹床上美美地睡着了。
第二天走出神谷时,太阳已升出了山头,这时他才觉着这一年来,是有些太累了。他继续沿着溪流而上,发现溪流中有一种从来没见过的,闪着银光的鱼,这种鱼,最大的也就一尺来长,身体细长,通体银色,在水中游动,非常漂亮。唐尧向鱼群快速地抄去,一下抄起了好几条,他把它们放入了炼石神谷内的小溪中。就这样,他一路走,一路抄,也不知抄了多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