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沉没的甲午之我来逆天精校 > 第17章(第1页)

第17章(第1页)

7日,日本给予朝鲜答复的最后通牒到期,朝鲜国王下令成立&ldo;改革调查委员会&rdo;的虚设机构,企图以此蒙混日本,日方极为不满。在威逼下,朝鲜国王李熙于8日颁布罪己诏,原则上同意进行日本主张的内政改革。10日,日朝代表在汉城南山的老人亭会商,日方拿出26条直接干涉朝鲜军队、国体、外交等大政的所谓改革具体方案,逼迫朝鲜于15日就是否施行,作出明确答复。

预感局势即将发生剧变,11日袁世凯突然称病,&ldo;凯素有发烧症,近因久痢气虚,昨夜剧犯,头目昏瞀,周身疼痛,即延洋医诊视。据云,热过百度,首置冰,始稍轻,似尚不至害事&rdo;,随即先斩后奏,以&ldo;未便晷刻废事&rdo;为词,直接将职任交给属员唐绍仪代理。[38]

7月15日,朝鲜政府以日本以大兵压境,又限定日期要求改革内政,有干涉朝鲜内政嫌疑为由,婉拒日本要求。李鸿章当天得到了这条消息,不过汇报人已经不是袁世凯,而成了唐绍仪,唐绍仪在汇报中还进一步为袁世凯的病况作证。袁世凯则通过唐绍仪在电报中不露声色的&ldo;俟袁道至津稍痊面禀&rdo;等注明,准备一旦李鸿章、总理衙门对此不作公开表态,就当成是默认批准而立即返回天津。出乎袁世凯的预料,16日总理衙门转发上谕,清政府以皇帝上谕的最高命令形式,指令袁世凯&ldo;毋庸调回,切不可径自赴津&rdo;。[39]

被这一命令五雷轰顶的袁世凯,立刻精神抖擞地电报李鸿章抗议,为了回国,经历多年宦海生涯,似乎已被磨灭的纨绔本性完全展露出来。&ldo;凯病至此,何可得保辱国?&rdo;,&ldo;凯病如此,惟有死,然死何益于国事?痛绝!至能否邀恩拯救,或准赴义平待轮,乞速示。&rdo;[40]代理袁世凯职务的唐绍仪也及时佐证,&ldo;袁道病日重,烧剧,心跳,左肢痛不可耐。韩事危极,医药并乏,留汉难望愈,仪目睹心如焚。&rdo;[41]此招果然奏效,7月18日,袁世凯终于盼到了望眼欲穿的调令,&ldo;奉旨,袁世凯著准其调回,钦此。&rdo;[42]旋即登轮回国,于22日夜抵达天津。[43]日军攻入朝鲜王宫,战事爆发时,袁世凯已然身处事外。袁世凯在朝鲜见难而退,不肯担负责任,尤其是最后时刻为了回国而上演的丑剧,令李鸿章异常不满,很快以其熟悉朝鲜情事为由,勒令其返回朝鲜,到平壤前线任事。

近一个月后,8月16日,军机大臣翁同 的府上来了位年轻人,袁世凯的堂弟袁世勋受托,前来说情。

&ldo;袁世勋(敏孙)为袁慰廷事来见,慰廷奉使高丽,颇得人望,今来津不得入国门(李相保令赴平壤),欲求高阳(李鸿藻)主持,因作一札予高阳,即令敏孙持去。&rdo;[44]

回朝(3)

当局者迷的袁世凯,始终不明白自己为何在对日交涉中输给了日本人,也不愿再去思考这个问题。他看到伴随着战局的恶化,淮系日薄西山,且又对李鸿章将自己重又派上前线的举动感到不满,借着叔父袁保龄曾是清流领袖李鸿藻门生的关系,私下里悄悄投向清流,寻找其他升迁的道路。

对袁世凯在朝的表现,甲午战争后,李鸿章的女婿张佩纶回忆往事,曾不无愤然地说到:

&ldo;合肥(李鸿章)素仁厚,止以喜用小人之有才者,晚年为贪诈所使,七颠八倒,一误再误……独袁以罪魁祸首,而公论以为奇才,直不可解,花房之役(壬午事件)攘吴长庆功,此不足论。虽曰欲尊中朝,而一味铺张苛刻,视朝鲜为奴,视日本如蚁,怨毒已深,冥然罔觉,土匪之起即倭所使,电禀日数十至,请兵往剿,彼岂不知亲家翁之约者?(袁世凯与商谈签订中日1885年《天津条约》的吴大瀓是亲家)无乃太疏!&rdo;[45]

李鸿章在甲午战争末期入都,战后的一天,恭亲王也问及此事,李鸿章的回答耐人寻味。

&ldo;恭亲王一日问合肥(李鸿章)云:&lso;吾闻此次兵衅,悉由袁世凯鼓荡而成,此言信否?&rso;合肥对曰:&lso;事已过去,请王爷不必追究,横竖皆鸿章之过耳。&rso;恭亲王嘿然而罢。&rdo;[46]第二章提要

偌大中国何以输给小小岛国‐‐日本,且致如此一败涂地?在故纸堆中认真作一番翻检搜求,还真能找出不少线索。碍于财政,北洋海军的规模及装备在战前已远逊于对手;陆军相形之下,更为没落,募集、训练、装备、后勤,一无所长,且国内所谓&ldo;北洋精兵&rdo;仅赖地方维系,竟被划归在国家财政体系之外。在此种情形之下,以北洋一脉搏倾巢而出的日本,欲求一胜,真可得乎?!

提及清朝后期中国的军力,留给今天人们的印象往往是多达上百万的陆军,以及大海之上亚洲排名第一的强大近代化舰队。这种印象,自然而然会与甲午战争中清军兵败如山倒、百战而无一胜的实际情况形成强烈的反差。很多人都难免为之困惑,为什么拥有如此强大军力的清王朝,还会输给小小的日本?很多人会诅咒那些贪生怕死的将领,痛责签约割地的官僚,仿佛将这些&ldo;奸臣&rdo;们统统予以更换,或许整个战争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收局。然而细读清代的档案将会发现,纯军事层面的战败几乎是无法避免的,因为那些所谓的堂堂之师,只停留在纸面上。

发问

清代中枢设有都察院,是全国最高的行政监察机构,也是以评论时事、弹劾官员为能事的清流言官的重要阵地。东学党事发以来,对朝政决策,清流言官长时间处于观望状态,尽管私下议论丛生,但官面上并不多发言论。直到1894年6月22日,以都察院江西道监察御史(监察御史是清代官名,负责监督所辖地区的吏政,纠参弹劾违纪官员的言官,清末也经常越区参议朝政)、浙江余杭人褚成博的一份奏折开始,正式拉开了清流言官全面监督、评论甲午战守决策的序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