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顾氏拖着酸痛的腰身起床往大长公主府去敬媳妇茶。
两府之中,一大家子人都起了个大早,连忠毅候也穿戴整齐跟大长公主坐在一起等这杯媳妇茶。
顾氏身为新媳妇自然要早早的过来,封氏陪着她一起。卫恬恬因为怀有身孕比较贪睡,过来的时候就只有韩芊还没到了。
“不必等芊儿了,那懒丫头如今越来越不像话。”大长公主笑道。
“干嘛不等我!”韩芊提着裙子跳过门槛儿,进门朝着大家笑了笑,直奔大长公主跟前,先给父母请了安,便靠着大长公主坐下来,朝着顾氏嘻嘻的笑,“今日看大嫂子,比那天更俊了几分。”
“胡闹!”大长公主笑着呵斥,“长嫂如母,以后可不许这样跟你大嫂子说话。”
韩芊忙站起来答应:“是,女儿记住啦。”
顾氏上前笑道:“大长公主言重了,郡主天真烂漫,心底无私,她是跟妾身亲近才肯说玩笑话的。”
“你这样说,我也就放心了。这丫头从小被我惯坏了,总是没大没小的。”大长公主笑着瞪了韩芊一眼。
“好了,开始吧。”韩熵戟微笑道。
旁边有丫鬟端着托盘上来,顾氏忙整理了衣襟上前去,端起茶盏跪在锦垫上,双手把茶捧到韩熵戟面前,恭敬地说道:“请侯爷用茶。愿侯爷福寿安康,万事顺意。”
韩熵戟接过茶来,微笑的说了一声:“好。”然后喝了一口茶,朝着身旁摆摆手,一个老嬷嬷把手里的托盘送到顾氏面前。
顾氏身后的丫鬟接过来给顾氏看,托盘上是两本册子。顾氏猜测那可能是店铺的契约,遂没有多说,只又磕了个头向老侯爷道谢。然后给大长公主敬茶。
大长公主喝过茶后也朝着身后摆摆手,有嬷嬷送上托盘,里面是一整套的翡翠首饰:玉簪,耳坠,手镯,戒指。那成色水头儿绝非凡品,顾氏是见过世面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套首饰随便一件都价值连城。
顾氏的丫鬟接了,顾氏再次磕头谢过大长公主。
之后便是妯娌姊妹之间互相见礼,大家也只是福个万福礼,各自叫一声嫂子或者妹妹,大家握手笑一笑也就好了。
“钧儿,锦儿,给你们的母亲敬茶。”大长公主吩咐道。
韩钧拉着韩锦走到顾氏跟前,顾氏端坐在椅子上含笑看着这对兄妹。旁边有丫鬟拿了锦垫放在地上。
“钧儿(锦儿)给母亲请安。”韩钧拉着韩锦在锦垫上跪下去。
有丫鬟端了托盘过来,上面是顾氏给韩钧兄妹准备的见面礼。
韩钧的是一套文房用具,一方端砚,两块徽墨,四只湖笔以及一对黄玉章料。
因为早就知道韩建元的原配有一子一女,所以顾家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进门后看别人的眼色,早就精心准备了给这两个孩子的见面礼。就韩钧的这几样东西,随便拿出一件来都是珍品,千金难求。
“谢母亲。”韩钧再次朝顾氏躬身行礼。
“快起来吧。”顾氏伸手把韩钧拉起身。
丫鬟另把韩锦的见面礼送上:一对碧玉手环,一对碧玉耳坠,一对赤金镶宝石的发钗,一条由一百零八颗花生仁大小的紫珠串成的项链。
这几样见面礼不可谓不贵重,然而韩锦看都没看一眼,只磕了个头,连句谢谢也没说。
韩建元的脸上便有些挂不住。顾氏却没事儿人一样伸手拉起韩锦,微笑道:“快起来吧。”
韩锦起身,用力把自己的手抽出去,冷着脸站到了大长公主身后。韩建元皱着眉头想要说什么,顾氏已经笑着站了起来,朝着大长公主一福身,微笑道:“时候不早了,侯爷和大长公主该饿了吧,不如传早膳?”
大长公主微笑道:“不错,传膳吧。”
一时早膳摆上来,大长公主和忠毅候双双入座,韩芊坐在忠毅候身旁,韩锦便坐在了大长公主身旁。其他兄弟几个都在对面落座,顾氏立在一旁服侍,封氏和卫恬恬也都不方便入座。
大长公主朝着顾氏招招手,笑道:“你们都坐吧,服侍伺候的事儿都交给丫鬟们。”
顾氏不敢,忙福身推辞。
忠毅候又道:“规矩也不在这些明面上。都入座吧。”
顾氏又看韩建元,韩建元点了点头,她才入座。
封氏叫奶娘把女儿韩钰抱去一旁单独喂饭,自己也拉着卫恬恬的手入座。
大长公主看看在座的儿子媳妇们,又叹道:“你们兄弟三人,这会儿只有老二还在战场。过几天老大也要回军中去,只这几日的工夫,所以今日在家里休息一天,中午见见你们大伯和二伯。明日便回一趟姚府,建元你也去拜见一下你的岳父大人。你们新婚燕尔,纵然儿女情长,但还是要以国家大义为重。”
韩建元起身答应着。顾氏也忙起身应道:“媳妇谨记大长公主教诲。”
大长公主抬了抬手说道:“好啦,我上了年纪,总是爱唠叨几句,你们都坐吧,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