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面插有七面红旗,按井、鬼、柳、星、张、翼、轸,呈朱雀之状。
第二层,周围分布有黄旗六十四面,按伏羲六十四卦,分八位而立。
最上面一层,用旗四十九面,分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各旗皆高4米,旗面高2米,宽1米,四十九面旗帜,七色交叉,围出一块儿圆形场地。
风乍动,旗身抖动,洪清身在圆形场地中心。
仁浩与李勐在山下暗笑。
仁浩笑道:「阿清真会糊弄人,整的确实有点儿气势,有点儿神秘色彩,好像古代的法师作法。」
李勐也笑道:「确实有意思。花里胡哨的,好像戏台上的道具。且看他如何用这把戏糊弄德国人。」
此时是上午九点左右,天色阴沉,空气能见度并不高,但从山下可以看清山上的举动。
渐渐的,仁、李二人就觉眼前越来越模糊,原来那山顶竟然产生了雾气,雾气越来越浓,半小时后,山顶的法坛竟然看不见了。
那雾气仅仅围绕法坛,并不向四周扩散,仿佛被某种神力所吸引,即使有风吹动,那雾也凝而不散,紧紧包围着法坛。
仁、李二人见此,心下吃惊。
仁浩问道:「勐子,阿清难道具有超出凡人的神力?」
李勐也心下疑惑,说道:「也许吧!当初我们在陆师学堂时,他曾布下一个「五行四象阵」,你还记得么?」
仁浩说道:「当然记得!我曾亲身体验,也像现在一样,那浓浓的雾气笼罩着土墙,凝而不散,但进去后却发现内中变幻无方,另是一片天地,实在令人费解。」
此时,洪清从山顶下来,对二人说道:「狂风骤雨将至。」
仁、李二人看了看天空,天色虽然有些暗淡,但并无降雨的迹象。两人将信将疑,随洪清回返。
李勐问道:「什么时候开始下雨?」
洪清说道:「上午十一点,准时风起雨降。」
二人挺洪清言语,愈发怀疑,觉得他的言行举止宛若出自神话小说中的得道之士,亦玄亦妙,难以捉摸。
李勐问道:「我们需要雾,为何降雨?」
洪清说道:「欲兴雾,必先降雨。雨降天霁,而后浓雾兴起。」
仁、李二人知道洪清从不口出妄言,但他的话着实令人难以置信,因为已经到了十点五十七分,天色微微阴沉,一如既往,并无暴雨将至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