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别的古墓里,没发现过这种东西?”方新涵恨不得爬上大棺去。
“葬具是盛放死者遗体的用具,土葬所用成为棺。上古时,葬埋无棺,据说最早的棺是瓦制的,即陶器,商代以后采用木棺。”小天师道:“所以以前的人,要么就是有最好的陶器盛装遗体,要么就是用草席一裹,就可以直接下葬埋了。”
以至于更早之前的古墓,根本就没人发现过,因为都烂掉了啊!
烂掉了就没有任何研究价值了。
这也是古墓为什么越往前的越难以挖掘。
“不错,在《礼记·檀弓上》和《丧大记》所记载周代制度规定:天子之棺四重、诸公三重、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就是说是天子所用除贴身的内棺外,外面还套着四重外棺,总共五重。每一层棺都有特定的名称、最外一层叫大棺,第二层叫属、这两层用梓木制作,又统称梓棺或梓宫,第三层叫作迤或俾,用椴木制作,第四、五层为水牛皮和犀牛皮制成的革棺,有学者论调说,也有可能革棺只算一层,另有最内一层里棺。但是这种说法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佐证和认同。”王一水教授不愧是干这个的,说的一套一套的:“诸公以下由内至外递减,到士这一阶层,就只有一层大棺,不得用套棺了。不仅如此,棺木大小厚薄,内外装饰的用料花样,也都有严格的等级。”
小天师接了他的话茬:“君,在这里指的是诸侯,大棺八寸,属六寸,泌四寸。士大夫大棺八寸,属六寸。下大夫大棺六寸、属四寸,士棺六寸。”他继续道:“君盖用漆,三衽,是要连接棺盖和棺身的木榫,三束,用皮条或帛捆束。大夫盖用漆,二饪二束。士盖不用漆,二衽二束。”
比起王一水教授的各种学术语言,白话的说法,小天师说的都很“文言文”式。
而且他说的更加的详细:“贴尸之棺内装饰,用红、绿二色丝绸,以金钉、象牙钉固定,大夫用黑、绿二色丝绸,以牛骨钉固定,士只用黑色丝绸,以牛骨钉固定。棺外油漆的颜色和花纹图样也各不相同。套棺是一层一层紧套在一起的,如果在棺和套棺之外隔较大的空隙再加一层,叫做椁。”
王一水教授他们都瞪大了眼睛:“还有这种说法?”
他们光知道有一层棺椁叫“黄肠题凑”。
没想到这里头还有这么多说法,而且那是周朝时期,绝对的标准棺椁方式。
太长见识了!
小天师点头:“嗯,《丧大记》称:”棺椁之间君容祝,其实就是一种状如漆桶的打击乐器,方二尺四寸,是一个必须有的陪葬品。大夫容壶,士容无瓦,说的是一种酒器”。又说:”君松椁,大夫柏椁,士杂木椁。”,这就是棺椁之间的空隙可用来放置随葬品。《荀子·礼论》中记载”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应当是天子五棺二椁,诸侯为四棺一椁或三棺两椁、大夫为两棺一椁,士为一棺一椁。这才是正确的解释,称之为周制的棺椁制度。”
“原来是这样!”他们平时看书都有写,只是写的都是一些白话文,可是要说起来,还是文言文比较有韵味。
何况,小天师说的这些东西,都十分的偏门。
平时他们就算是看书,也不会看这样的东西。
例如什么《丧大记》这种书,都没地方出版好么!
“这第一层大棺,大家开启的时候小心一些,这可是紫樯,如今已经消失了的树种,估计全世界祭就剩下这么一个大棺了。”王一水教授干劲十足,一点都不像是老年人的架势:“还有,去派人多准备防护用的封存物品,这棺木不能损失一点!”
“是,导师。”那边已经有人联系地面,让人做好准备了。
这边,他们一群考古学者围着大棺半天,愣是没下手开棺。
“你们绕圈圈送灵呢?还不开棺?”小天师都等不及了。
“不知道从哪儿下手,这大棺竟然没有缝隙!”王一水教授犯愁了:“你知道怎么开么?我不想破坏这大棺。”
这大棺外表大气端庄,哪怕是三千年了,连个木头茬子都没掉。
他不想暴力开棺,破坏这完美的大棺,这么多年,这么完整的大棺,可不多见。
“能啊!”小天师有点惊讶的看着他们:“你们不知道怎么开?”
“这跟前几个不一样。”王一水教授嘟囔:“你开一下试试呗?”
“这个还不简单?”小天师直接上手,他敲了敲大棺的外围,最后却是在大棺的底下,敲打了一块位置,敲了七下之后,他要独孤浩炎跟他一起推开棺盖。
俩人轻轻松松的推开了棺盖。
大棺应声而散!
是的,散开了!
原来这外表坚硬的大棺,内里确是契合而成,只要一面打开了,所有的都会松动,进而四分五裂,棺材板没有一点损失。
大棺开了之后,就是第二层棺。
而在大棺跟第二层棺之间,也有陪葬品,跟小天师刚才讲的一模一样。
果然有一个漆桶一样的容祝,看起来很新鲜,红色的!
红的非常正,看的众人一阵惊奇。
“这就是容祝?”王一水教授赶紧拿起那宝贝:“第一次发现,第一次发现啊!”
这个容祝上面,红色为底,以金沙在上面撒了“天子”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