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他开局一个碗姜妍 > 第117章(第1页)

第117章(第1页)

若是皇后教出来的学生,还需要看别人的脸色,依着官场的规则行事吗?

朱元璋没有安排姜妍做宰相原本已经让李善长安心了的,姜妍也被说明白了特设女官不现实了,他们只以为大不了多出一个听政的皇后,只要没有官职就无伤大雅——可要是姜妍去国子监当老师,从此官场上多出一批皇后门生的官吏,局面不就要乱成一团了吗?

李善长面色难看地就要对这个提案表示反对:“陛下,男女七岁不同席,皇后娘娘怎么能与年龄相近的学子近身同室讲习?”

国子监如今的授课模式还是一个老师选几个学生带着,学生能学到什么全看老师的本事。朝中的官吏则每月需要去国子监一次开大课向学子们讲时事民生,让他们不至于全是读死书的无用之人。

姜妍只会商科,投奔到她门下的学生回头学不出什么还能依凭着她无所顾忌,回头搅局生事都没人能压得住他们。

“这不是问题,朕早就想着要安排着改一改国子监的授课制度了,一个老师能讲授的总是不够全面,往后国子监开课都安排成大课。数十学生同堂,每个老师讲自己擅长的科目就是了。”他说着似乎是无意地问了一句:“只是这样的模式下也就没有什么门生了,李善长你担心的会不会是这个?”

姜妍闻言抿唇一笑,这不就是她向朱元璋说的大学授课模式吗,朱元璋竟然就想直接照搬到国子监去。

李善长浑身一颤,心中的怀疑坐实——朱元璋已经认定他是结党拉派了。

这些日子他濠州一派的许多官员便被直接调出了京,他虽心有担心还安慰自己说是朱元璋是派这些人干实事,但以眼下情态看,这真的只是自我安慰。

“李善长,朕嘱托你的可是天下农事,民生定人生死,这担子不够重吗,还能让你有空档与他们时时闲话。”朱元璋不过是念着从前旧情,李善长又算是个能臣才一直没有刻意追究李善长结党的事。若是李善长一定要一条死路走到黑,他也没法救回来。

可李善长是真的无路可退了,一开

始他真的只是想要照顾同乡,只是想要熟悉的乡音在一处说说话,并不认为自己是在结党,只是交结朋友罢了。

他的官爵最高,同乡都恭贺奉承他,他也渐渐在这种声音里迷失了自我。等到他的团队壮大到令朱元璋侧目的地步时,他才恍然意识到——他这样的举动真的与结党无异。但他已经没有办法了,簇拥在他身边的人得了有他照拂的好处,不可能因他一句话就此散去。他只能继续扩充自己的团队,想着若是满朝能臣皆是他团队中的人,朱元璋为了用人做事也不会再动自己。

这也是他打压刘基的原因,他的恐惧心让他不能容忍朝上有脱离在他团队外的能臣。

但是他忘了,龙椅上坐着的这位君主并不是一个会被群臣牵制的庸君。

“臣知错。”李善长只能深拜认错,朱元璋这才挪开了停在他身上的目光,转而看向刘基:“就快要到秋收的时候了,你与李善长今年今年努力的成果马上可就要能看见了,多督促着些下面的官吏,这可是明年需用上的军粮,半点差错都不能出。”

刘基早知李善长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李善长毕竟不曾在官场上摸爬滚打过,不像他早就在从前元朝官场上便已经摸清楚了路数。李善长陡然做了这个文官统率,却又做不到放下乡土观念,迟早会引火烧身。

他之所以一直对李善长只避让,不敌对也不合作也是因为他清楚帝王心思,没法与同事和睦共处的官员帝王不能重用,但抱团了的官员更会让帝王心有忌惮。

李善长唯一的善终只能是自请还乡——在他耗尽朱元璋对他的那点情分之前。

刘基心中叹气,面上却是一五一十地向朱元璋说起了为了应对秋收各郡县的安排。

直到散朝群臣散去,李善长依然躬腰长拜。

第六十三章

第一日去国子监,姜妍心中忐忑,为了要讲习的课程准备了两日,又在当日特意提前了半个时辰出发,想着自己第一个到也能体现出自己认真的态度,即便课上有什么讲的不好也不会叫学生。

哪知她到的时候,教室中五十个座位已经满满当当地全部坐了学生了,一个个都正襟危坐着,手上拿了书本,神思却不知游离到哪里去了。听到开门的动静,他们齐齐向门口望来,可视线刚刚触及姜妍立刻便又抽离,像是排练过了似的,一起垂下了头。

姜妍抬步迈进教室的脚顿住了,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低头望了望自己的穿着,又偏脸看向站在一旁的国子监陈祭酒:“我今天是不是有哪里不妥?”

你在这里就已经很不妥了。

陈祭酒心中有苦说不出,他不敢对朱元璋的决定有微词,但改了授课方式也就罢了,空降皇后这样一尊大神到国子监,他们还要不要好好读书授课了。

他们接了消息手忙脚乱了好一会儿,不知到底该如何应对姜妍,最后还是听了刘基的意见——皇后是国母,姜妍既要授课,他们这些学子摆出聆听自己母亲教诲的恭敬样子就行了。

陈祭酒的心思转了转,面上却是半丝不露,只是依然用谦卑的笑容向姜妍道:“皇后娘娘自然没有不妥,学子们只是有些紧张罢了,您只照常讲习便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