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家具、摆件之类的,父亲都已经安排好了,用不着他再花银两添置,他这一家人直接搬过去住就行,因为离得近,连搬家都花不了太长时间。
苏长青是主动提出要搬出去住的:“父亲的丧事已经办完了,家产早些年也已经分好了,想必父亲活着的时候就已经为咱们做好了打算,宅院那边已经收拾出来了,我打算这几日就带着妻儿搬出去,吴姨娘只我这么一个儿子,能不能让她也随我一块儿离开?”
苏长青最后一句说的小心翼翼,父亲再怎么宠爱姨娘,也改变不了姨娘的身份,在他们这样的人家,姨娘就算上了家谱,也还是可以随意处置的玩意,算不得正经主子。
姨娘将来能待在哪儿,也都是老夫人和他这位嫡兄说了算。
苏长平才不想留着吴姨娘呢,多一个人在这碍眼干嘛,连父亲的其他姨娘,他也是打算送出去养老的。
安排个庄子,常用的人都给她们带过去,每日的月银不改,庄子上的出产也归她们,肯定比这府里头待得更舒服自在。
但其他人也就算了,吴姨娘要走要留,还是要看母亲的意思,他不会插手。
“吴姨娘去不去容后再提,你可以先搬过去,反正离国公府这么近,吴姨娘要是想走,你可以再把人接过去,另外当初分家的时候,下人的身契也是分了的,该带走的就带走,别留在国公府里头,到时候管也不好管。”
官场上的人,尤其是已经做到尚书的官员,苏长平应当是最不圆滑的那一个了,在姨娘和庶子身上,就更没办法处事圆滑了。
苏长青也习惯长兄这脾气了,不习惯能怎么着,身份比人家低一头,打也打不过,而且姨娘还在人家手里摁着呢。
父亲这么一去,府里便再没人能护着姨娘了,老夫人要是想为难姨娘,是不会有人管的。
苏长平也想早点处理完这些事,所以打发走苏长青之后,就直接到后院找母亲去了。
“这事儿你不用管,我亲自找吴姨娘聊聊,看她是想走,还是想留。”老夫人虽然穿着素衣,但是却精神抖擞,说起吴姨娘的时候不是咬牙切齿,而是……跃跃欲试。
想想母亲派人从孙氏那里买回来的物件,苏长平估摸着,吴姨娘怕是要出回血了。
父亲在家事上一向糊涂,明里暗里的没少补贴吴姨娘,甚至在死前就对那些私房作出了安排,他们做儿女的没见着,母亲这儿也不知晓,想必是全都给了吴姨娘吧。
可吴姨娘一个人能花多少银子,要么是被孙氏讨要走,要么就是死了之后再作为遗产留给儿孙,父亲要真是为吴姨娘好,还不如把私房多往外分几处呢,留够吴姨娘花的就成。
父亲这般偏心,也难怪母亲心有不忿,那些个私房,吴姨娘怕是一个子都留不下。
知母莫若子,苏长平想的一点都不错,老太太能去找吴姨娘要聊什么,总不能是忆往昔吧。
吴姨娘若是想跟着三房搬出去,那就把老爷子生前留下的私房都交出来,若是想要守着这些私房过日子,那便只能留在府里养老。
一边是心爱之人留下的东西,一边是跟着儿孙一块养老。
吴姨娘只要不傻,就知道选择后者。
老太太对老爷子的私房一清二楚,其中大半的物件她都已经从孙氏那边买过来了,拿着买白菜的银子买牛肉,孙氏确实没什么眼光。
吴姨娘最好是不要藏什么心眼儿,否则差多少,她总能从孙氏那里坑回来。
别看吴姨娘在外界传言当中是个心机美人,但实际上这位还真不是个多聪明的,甚至是有几分蠢,不然也不能总让孙氏糊弄了去。
所以这位果断选择了搬去儿孙那里养老,把老爷子留下来的钥匙、地契都拿了出来。
“老爷的私房都在这处宅院里放着呢,具体有多少妾身也不清楚,老夫人自己派人去看吧,老爷生前还送了妾身许多的东西,银两被花得不剩多少了,布料、首饰都在院中库房存着,钥匙也在这儿,老夫人要是不嫌弃,就一块拿去吧。”
她可以孑然一身的走出国公府,或许这样老夫人心里能好受些。
老夫人只拿了地契和老爷子存私房的钥匙,至于吴姨娘,还是算了吧,吴姨娘何止是银子花得不剩多少了,那东西也没剩多少,基本上都被孙氏糊弄过去了。
“你自己用过的东西,最好都带走,虽说是过去享儿孙的福,但也别想得太好了,往后可没有老爷子再给你们补贴了。”
三房是什么成色,她看得清清楚楚,老爷子在的时候还好,花多少有人兜着,老爷子不在了,这日子怕是要窘迫起来了。
孙氏一心把闺女送进宫,可惜造化弄人,这美梦怕是碎了,吴姨娘这性子跟孙氏在一块住,以后且有的磨呢。
老夫人有些意兴阑珊地离开吴姨娘的院子,她这么多年也没能想明白,老爷子怎么会把这么一个人放在手心里宠一辈子。
老国公的离去,对齐国公府的改变是很大的,苏长平成了新任的齐国公,二房和三房相继搬出国公府,上任国公府的姨娘们也都搬了出去。
齐国公府唯一的继承人苏冬,也从白云书院回来了,接下来一年都会待在府里读书,由齐国公亲自来教。
齐国公毕竟也是探花郎出身,即便做官多年,写文章的水平也还是没落下的,当然跟周六郎是没法比,所以对方愿意给冬郎讲课,他也是不会拦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