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现钱倒是令王晋军十分震惊,现在一家能有个二三百就不错了,这徐家竟然有八百多。
这么多钱不可能是老大老二他们挣得,在地里刨食哪能攒下这么多。
随即,他看向站在一边面无表情的徐锐,也隐约有些理解老伙计为啥要分家了。
果然,就听徐长喜说道:&ldo;刚刚队长念的就是咱家的所有东西,这些东西到底怎么来的,你们娘都一笔一笔的记在本子上。
家里的粮食都是我和老大老二老三夫妻上工挣来的,而锐子刚回家,没有分过粮食,但他当兵四年给家里一共汇了六百多块钱,这些钱大部分都被你们娘攒着。
房子是前两年刚翻修过的,当时锐子不在,没有出人力,但钱却是出的最多的。
这些你们可认?&rdo;
徐长喜一番话说的清清楚楚,大家也都有一笔账记在心里,知道他说的公正。
所以不管有什么小心思,明面上都点点头。
徐长喜心里满意,继续开口说道:&ldo;虽说你们娘今年没上过几次工,但却是为家里做饭、喂鸡、看孩子,也辛苦得很。
我虽是一把老骨头,但干活也不比你们兄弟几个差。
所以,我把家里的粮食分成四分,我们老两口一份,老大老二老三各一份。有剩余的零头,把零头给老四。你们觉得如何?&rdo;
这让几个兄弟不知道怎么开口,粮食确实没有徐锐的贡献,但作为兄弟也不能直接说出来,同意爹的分法。
公公没有要把粮食分给老四的意思,让下面三个儿媳妇松了口气。
尤其是老大媳妇王英,她不是抠门小气,只是小弟没有上工,把粮食分给他,那他们作为大哥大嫂肯定要更吃亏。而后面,听公公的意思肯定要把大部分钱给小弟。
她有两个儿子,得为自己的小家考虑,她家男人是个好兄长,她就得精打细算一些。
&ldo;没意见。&rdo;这时徐锐开口,让大家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徐长喜点点头,继续道:&ldo;房子正好五间,一家一间。堂屋还留着待客用。
除了锐子往家里汇的钱,剩下的二百块还是分成四份,我们老俩口和老大老二老三夫妻一家一份。
至于锐子虽然汇了六百块钱,他不在家没有开销,但也没有在家照顾父母,作为补偿,拿出一百一十块钱,我们老俩口五十,老大老二老三夫妻一家二十。剩下的给锐子,当作他娶媳妇的钱。这个分法可有意见?&rdo;
按理说这个分法谁都说不出错来。
就连见证过无数次分家的王晋军也觉得这分得够公正。
几个兄弟同时点头,表明没有意见。
只有徐锐开口了:&ldo;爹,我那间屋子给家里几个孩子住吧!我另外起房子,在房子起好前,先住在那儿!&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