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那房东看着木蓝的神色,心里却有些拿不准她的意思。她的脸色相当平静,看不出什么情绪。要按常理来说,一般人看了这铺子觉得喜欢,多少会透出些兴奋的情绪。再或者不喜欢的话,也会皱皱眉头,流露出不感兴趣的样子。反正,他以往都是拿捏了对方的心思来起价,可今天却偏偏摸不透她的想法。
“还凑合吧。”木蓝道,铺子也看完了,她便和陈致远一块儿回了甜水巷的家里。
“我觉得挺不错。”木蓝对陈致远说,“位置好,价钱也合适。”
“就知道你看了会喜欢。”陈致远看着她笑了笑说,“明天我就去交钱签了字据,咱们把铺子租下来。”
铺子从租下来,到装修置办家当,都是陈致远在忙。木蓝只是告诉他,柜台做成什么样,哪里想摆几套桌椅,墙上想挂些什么字画。
“这些都交给我。”陈致远道,“你就安心做酱肉吧。等我把铺子收拾好了,你再来看。保准合你心意。”
等到一切准备妥当,陈致远便让木蓝去看。
铺子里的陈设,都是按她原先的想法来布置的。令她意外的是,店铺门口挂上了一块‘兴盛源’的招牌。
陈致远见她有些诧异,便解释说,“你从前的招牌做了好些年,也积累了些口碑,我想着要是就这样丢掉,总归有些可惜。”说完,他又有些紧张地问,“你觉得怎么样?要是不喜欢的话……”
“就这样吧,挺好的。”木蓝道。就算陈致远不这么做,她自己原本也打算叫人订做一块和从前一样的招牌。这招牌她以往在正源县做出了口碑,如今她想用这块招牌,在省城也闯出些名堂来,。
木蓝原不打算看日子,她不信这个,觉得择日不如撞日,早一天开张便能早一些赚钱。可陈致远却说,这是件大事,还是得看个好日子。最后,木蓝也没找人算,而是自己翻了翻老黄历,把开张的日子定在了三天后。
开张这天,几个孩子都去了学校,只有木蓝和陈致远两个在铺子里,她特意请了柳婶夫妇,以及光顾她的摊子的几位相熟的街坊过来。
新店开业,她在外面贴了优惠酬宾的广告,又印了些广告宣传单,开业前在附近的几条街上派发。
附近的街坊听说甜水巷口的卖酱肉的,在榆树街转角处开了家铺子,这两天刚开张有优惠卖得比平时便宜,便也来看看。来光顾的,不光有榆树街的,还有平日住在南雀街的。
“这招牌我瞧着有些眼熟,我记得从前有一回,跟着人去正源县贩货,也从一家铺子里买过酱肉,味道不错,我吃过一回,回来后还有些惦记。那铺子的招牌好像就叫这个名。”有人道。
这时,又有人说,“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我家亲戚也有去正源县做过买卖的,回来时给我们带过些特产,里头就有你说的那家酱肉。不过,有好些年没吃过了。”
木蓝没有想到,她从前在正源县卖的酱肉,在省城竟然也有人知道,这事还挺意外的。
“‘兴盛源’的酱肉只有这一家。”木蓝道,“开张前三天一律打九折,往后还请各位帮着宣传宣传。”
铺子里的生意好,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家里的日子便比从前好过了不少。
这天,木蓝蒸了一锅白面馒头,又做了些红烧肉,她拿了几个馒头出来,又用盘子另盛了些红烧肉出来,叫巧心给柳婶家送去。她跟柳婶说过,让他们今天不用做饭了。她做了好吃的,等做好叫巧心送过去。
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散发着小麦的清香,红烧肉看着很是诱人,香味扑鼻。巧心还没吃饭,肚子有些饿了,闻着这味儿忍不住悄悄咽了咽口水。好在柳婶家离她家只有不多的几步路,等她把这个送到柳婶家,回家后便能吃这白馒头和红烧肉了。
“难为你娘常惦记着我们老两口,做了什么好吃的,都送过来。”柳婶说,“这叫我说什么好呢。”
“这是应该的。”巧心道,“当初您好心收留我们住在您家里,又替我和弟弟妹妹找到了上学的地方。我娘说,往后咱们就是一家人,您就别这么见外了。”
柳婶叫她进去一块儿吃,巧心摇了摇头,“锅里还有,我回去吃。”
她从柳婶家出来,却突然听到巷口有人叫她,转身一看,发现是李副官站在那里,看样子很是着急。
“陈小姐,我没办法才来找您。”他道。
巧心问,“什么事?你别着急,慢慢说。”
原来,昨天根生不知道为什么,和他爹在书房里起了争执,差点就动了枪。他从书房里出来后,便离开了大帅府,找不着人影了。没有人知道,昨天在书房里发生了什么事,就连李副官也不知道。刘振德当时气极了,等到今早还不见根生回去,这才派人去找,可到现在都没有找着。
“早上怎么没听你说?”巧心问。
这些日子,都是李副官开车送她去学校。他是个沉默的人,巧心当时并没有看出他和平时有什么两样。
“昨天少爷走的时候,不让我跟着。我原本以为,他只是赌气,过一个晚上就会回来。可没想到,今天就连大帅,都找不着他了。”
巧心听他这么说,心里也开始着急,她对省城不熟悉,也想不出根生会去哪里。
“他平时常去的地方找过了吗?”巧心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