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面对华夏在舆论和军事上的全面进攻,北京方面也有些恼羞成怒,这次封授和前次有明显的不同,大多都得到了实权。
同时清廷也命令多隆阿、僧格林沁尽心作战,又以胜保为直隶总督,部署山东、河南一带防务,又从关外、蒙古抽调大批兵力南下,务必将华夏军打回长江以南。
&ldo;李鸿章和曾国藩有什么行动?&rdo;杭州的总督府内,叶枫一直在关注着前方地讯息,虽然从目前来说,华夏军的动作很大,不过总体上还是比较谨慎,并没有一下子直捣黄龙。
&ldo;曾国藩与胡林翼全面接手湖广军务以后,已经将李世贤挡在武昌外围,赵烈文现在希望我们保守承诺,因为曾国藩已经是湖广总督,所以双方应该在湖广的地面上保持和平,&rdo;马建勋作为机要秘书,开始参与军务,向叶枫汇报最新的情况。
&ldo;曾国藩还是江南总督呢,难道我们要将江南的地方都让给他?&rdo;叶枫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问旁边负责和赵烈文接触地王运:&ldo;曾国藩那里谈得怎么样了?&rdo;
&ldo;进展不大,曾国藩要求保留军队,在地方自治的问题上,也还是有一些分歧,曾国藩并不愿意在地方上实现共和,&rdo;王运道。
叶枫想了想:&ldo;罢了,这个可以先答应他,如果华夏别的省都实行共和制,我不信湖南能独善其身,至于军队的话,也可以保留,不过必须限制数量,最多不超过两个主力师,具体你们再商量看,摸清他们的底线,李鸿章呢?&rdo;
&ldo;李鸿章可能和骆秉章有默契,不能骆秉章进四川,就已经带着几个营赶往安庆,李鸿章的要求和曾国藩也差不多,&rdo;王运道。
&ldo;那就一并答应了,不过要求他们要通电,&rdo;叶枫笑着说道。
&ldo;总的说来,目前为止的行动都是挺顺利地,但是我们也不能放松,除了徽州地第四师可以抽调出来,第五师要向广东集中,第二师也要适当向赣州第三师靠拢,这三个师的任务就是看住湘军和香港的英国人。&rdo;
&ldo;整编中的第十师和第四师负责沪杭战区的守备,抽调一个旅进驻上海,另外第一旅已经准备好了吧?&rdo;叶枫道。
&ldo;已经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出发,&rdo;颜永京道。
叶枫点了点头:&ldo;那就按计划行动。&rdo;
在华夏的军事部署中,三个主力师放在广东、江西一带,完全不用担心湘军玩什么花样,两个主力师摆放在杭州、上海一带,防备英国人或者李秀成有什么异动,第八、第六、第七三个师在江北一线排开,加上第一师、第九师作为战略预备队。
&ldo;参谋部拟定的计划是,在新年以前发起对扬州、徐州、衮州地战役,确保攻取扬州和徐州,打开北方地门户,而在山东战场上,则以调动敌军为主,待清军主力结集于济南、衮州一线时,再有一军在胶州登陆,使其腹背受敌,&rdo;赵勇描述了参谋部的作战计划。
考虑到下一阶段主要是军事行动,所以在三大战役中,江北地警备军将协同作战,而不仅仅是守备地方,因为此时正是清廷动荡的时刻,趁着这个机会,完全可以给予清廷狠狠一击,就算一时半会不能将其打死,也足以改变形势的对比。
由于这段时间美国内战和英国人从中作梗,华夏军从外部购买的军备数量有所下降,由于军工厂优先保证国防军的需要,所以江北警备军的装备一下子还不能满足,何况就算能装备上,一时半会也难以形成战斗力。
不过在降低要求的情况下,主要使用冷兵器的江北警备军人数却是不少,仅仅是降军和各路义军就有近十万,也难怪李秀成跑到湖北一趟就带回十几万,清廷倒行逆施,民不聊生,天下早就乱了。
虽然简单的整编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军队的作战能力,主要是纪律上的整顿,以及兵员的挑选,经过整编以后,配合华夏良好的兵饷和后勤保障,这样的军队战斗力也要高出一般的清军很多。
以国防军为主力,以整编后的警备军冲锋陷阵,成为三大战役中的标准战术动作。
在战役发起以后,首先撑不住的还是扬州,本来就有李秀成的配合,兵力上有绝对优势,结果就是当面清军纷纷脆败,李秀成占领江都,华夏军占领高邮。
杨辅清、陈玉成也成功占领了和州、江浦、六合,重新建立起天京的江北防线,不过在李鸿章重新进入安徽以后,又将当地团练的几个营补充进入淮军,奇qisuu书淮军显得益发庞大,又对太平军展开了全面反攻,双方在滁州、庐州一带大打出手。
而且李鸿章还趁着华夏军会战徐州的时候,让淮军进驻泗州、宿州一带,并要求华夏军信守承诺,不得进入安徽。
第六集中国攻略318前进
一八六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华夏国防军第八师与李秀成的苏福军攻占江都,宣告扬州战役胜利结束;十二月二十五日,国防军第六师、第一师第三旅、江北警备军第十三、第十四师攻占徐州;在一八六二年的第一天,第七师攻占滕县,直指济宁。
清军北方绿营、勇营在华夏兵锋前不堪一击,清廷为之大恐,急令胜保在山东组织济宁防线,同时调湘军、淮军进入河南、山东。
李鸿章一面以主力在南线守住滁州、巢县一线,一面以新整编的团练为淮军新营头,急速北上,强占河南归德、山东曹县、定陶等地。湘军也以湖北新军组成援军,从湖北进入河南南阳、汝州,所经重镇,皆以一营兵留守以护卫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