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雪冷血热三下江南四保临江 > 第292章(第1页)

第292章(第1页)

1939年1月21日,《中共北满临时省委给高禹民的指示信》,开篇即是:

远地送来亲爱的战友们饥饿的呻吟,寒冻的颤声,热情在我们周身澎湃。同志们坚毅清癯的瘦影在我们脑海中闪动。我们是朝夕关怀着你们,翘望兴安峰峦,可见巍岭绝壁严肃的仪容!白雪与寒风争厉!这真是象征着伟大事业的时期,我们紧握着拳头,誓以百折不回的精神去与饥饿寒冻,去与万恶日寇拼杀!不达胜利誓不休!

同年4月19日,《高禹民关于下江部队情况给省委负责同志的信》中说:

亲爱的同志们!我们闯过一九三八年的寒冬及一九三七(九)年的冷春,战士均伸开疲倦之体,露出高兴的精神。

用单立志老人的话讲,是:背阴坡的雪壳子擎不住人了,阳坡的雪化了,心里就觉得有底了,那人就算活过来了,又能跟鬼子干一年了。

1934年夏,红25军在皖西北打下太湖城,缴获甚丰,官兵每人分得一把雨伞,大家乐坏了,说一把雨伞一间房呀。

南方红军最难熬的是雨季,那天像漏了似的,行军作战,苦不堪言。

东北抗联没留下一个建制连队。抗战胜利后的解放战争中,东北野战军12个主力纵队和特种兵、独立师,或多或少,大都有当年的抗联官兵,进关、南下,打到两湖两广。有老人说,到那地场一看哪,打游击太好了,四季都是绿的,冻不着,饿不着。

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最苦的莫过于爬雪山、过草地了,可比之抗联呢?红军爬雪山用了多长时间?抗联是多少年?而草地,即被抗联老人称之为&ldo;漂筏甸子&rdo;的沼泽地,后面将会写到,敌人重兵&ldo;讨伐&rdo;时,就往草地里去,因为敌人不敢进、进不去。

参加了长征的陆定一说过:&ldo;在1931年&lso;九一八&rso;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前后14年中,东北抗日联军的牺牲奋斗,最为惨烈。&rdo;

1932年11月19日,多门师团侵占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夜间强行军,气温骤降,6000人冻伤,占全师团的13。

才11月中旬,气温再低,能低到哪里去?零下20多摄氏度够了吧?

五味川纯平在《战争和人》中,谈到日军如何穿防寒装:先在棉毛衫外穿上军衬衣和军衬裤(法兰绒制),再穿上军裤(呢绒的),外套(毛织)和防寒大衣(厚羊毛制成的皮大衣)。然后再穿上防寒皮套裤,膝盖以下打上防寒绑腿。脚上穿棉军袜,再穿上防寒靴。手上戴毛手套和防寒大手套,头上戴防寒帽,帽子里的毛线头巾把整个头包起来。脸部遮上防鼻,这是为了保护易受冻的鼻子。全部穿戴好后,露在外面的只有两只眼睛。

这是在中苏边境线上巡逻的日军装束,抗联没少与这类鬼子打交道。即便南满日军的防寒装,与抗联也不可同日而语。敌人是倾&ldo;满洲国&rdo;之力保障供给,抗联一切都靠自己解决,而且,他们没有饥饿之虞。

即便如此,日军也不断有冻死、冻伤的,更不用说被抗联拖来拖去,在大山里麻达山了。

据说,当年日本鬼子看到《露营之歌》,也表示钦佩。

&ldo;冻死的人笑模悠悠的,像在热炕头上睡着了&rdo;

1941年12月2日,《抗联三路军九支队官兵履历表》中,林玉金,三十九岁,1939年2月入伍到6军3师保安连,担任过中队长、排长,&ldo;负伤次数及轻重&rdo;栏中&ldo;无&rdo;,&ldo;特征&rdo;栏中为&ldo;足指皆无,左小指有冻伤&rdo;。

1939年(无月日),《张寿篯关于部队的活动情况及经费使用问题给金策的信》中说,&ldo;三月初二夜&rdo;,&ldo;王继周同志(前十一军二旅主任,五军派来的)以下六名冻死&rdo;。

1940年2月24日,《团结给海山同志信》中说:

在去年严冬之际敌情紧张时期,衣履不佳,饮食不周,除不得已送过江(苏维埃联邦负责同志费心代为收容救济)百名外,在两个月过程中加因为伤病饥饿,奇寒而死的四十余名。

那时在东北,一场寒流过后,无家可归者成为街头死倒,平淡无奇。庄稼人的手,若不皴裂开一道道口子,那就不像个庄稼人了。&ldo;六个爪&rdo;、&ldo;王秃瓜子&rdo;、&ldo;李坏手&rdo;、&ldo;一只耳&rdo;,是男人而被称为&ldo;&tis;小脚&rdo;,残废了,这才算得上冻伤的。而各地游击队从成立之日起,这类外号就不断地取代着一些人的名字。

秋风起,在抓紧整治&ldo;时令病&rdo;的同时,防冻伤教育也提上议事日程。这时冻伤主要发生在行军、作战期间,特别是打伏击时。土生土长的都有一套防寒经验,对于像彭施鲁这样的,开头就得特别关照些。同时上身的棉衣,你的比别人破烂,就得说明理由。偶尔打次小宿,溅上火星子烧些窟窿眼子,或是抽烟不小心烧了一块,就要受到批评。再烧,就会受处罚,通常是罚站、打军棍。

1938年前,冬棉夏单,各军基本都能做到。那也有冻死的,不多。之后就越来越多了,也不罚站、打军棍了‐‐都成&ldo;野人&rdo;了,罚谁呀?

离休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总务长的李桂林老人,黑龙江省肇州县人,1940年8月参加3路军12支队36大队,没有任何过渡,离开家门,上队就开始&ldo;打火堆&rdo;。

飘第一场冬雪那天,李桂林有些不舒服,也是太累了,听到&ldo;打火堆&rdo;三个字,就趴那一层薄雪的地上不想动弹了。大队长景芳,细高个,一脸黑胡碴子,一只胳膊负伤锯掉了,一只独臂将李桂林薅起来,吼着让他去弄树枝子铺&ldo;床&rdo;,&ldo;不然就处罚你&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