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幡然悔悟&rdo;后的楚庄王,在除掉了若傲氏等反对势力后,其实已经大权独揽,但就像当年的齐桓公一样,他也面临着内政问题,齐桓公的内政问题是权力分散,而楚庄王的问题,却是捧着金饭碗要饭。
楚国的&ldo;金饭碗&rdo;,就是他们的生产条件。
在发展经济上,楚国既不缺土地,也不缺人,常年兼并南方部族,以及攻掠中原诸侯国,使他们的人口日益膨胀,土地更是广阔,但楚国此时经济条件有限也是真的。比起中原诸侯国来,楚国有一个要命的问题‐‐天灾。当时楚国的主要经济区江汉平原,几乎是无年不灾,不是今年闹水灾,就是明年闹旱灾,连年的灾害不但激化了楚国的内部矛盾,更拖了楚国对外征战的后腿,要对外打仗,内部稳定是第一位的,要稳定,就要先救灾,问题的关键是,谁去救。
好在楚庄王有这样一个人‐‐孙叔敖。
在今天,孙叔敖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之一,他的出名,比起管仲搞改革来,孙叔敖其实就做了一件事‐‐兴修水利。在成为一名名臣的同时,他更是彼时中国最杰出的水利专家。他在任时期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发动几十万民夫,在安徽寿县南修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条大型运河工程‐‐勺坡。因为这个水利工程的存在,楚国人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历史,洪涝灾害可以靠它泄洪,干旱时节更可凭它灌溉。楚国的经济,从此一日千里。楚国霸业的基础,也因此而奠定。
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楚庄王青锋出鞘,开始了北上争霸的历程。早在公元前606年,他就曾率军渡过黄河,进入到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附近,在当地炫耀武力,并且对周王室的使者,询问周天子用的鼎的重量,这就是&ldo;问鼎&rdo;一词的由来,楚庄王的争霸之心,因此昭然若揭,而且他比其他搞&ldo;尊王攘夷&rdo;的人更实诚‐‐我本来就是来争霸的,谁拿你周天子当盘菜。实诚的原因,在于他的实力。
楚庄王很快就证明,他不但实诚,更有实力。
楚国当时争霸的最主要对手,就是曾经击败过他的晋国,比起楚成王时期简单粗暴的进兵,楚庄王的手段更加丰富。他先是试探性地攻打中原的诸侯国郑国,顺势打服了郑国的邻国陈国,这两个国家,也就成了楚庄王进兵中原的跳板。但事情很快出现了反复,楚国撤退后,晋国再次出兵,两个国家又倒向了晋国。随后楚国又来,两个国家投降,楚国刚走,转眼又叛变,来回做了几番墙头草之后,楚国的军将们不耐烦了,他们强烈要求楚庄王下狠手,彻底消灭陈国。面对这块到手的肥肉,楚庄王却再次隐忍,他反而恢复了陈国的国君地位,大度地原谅了他们,得到了各诸侯国的称赞。但对另一个国家郑国,楚庄王却没这么客气,他派重兵大举进攻郑国,经过三个月包围后迫使郑国投降。之所以这么做,还是因为郑国的独特地位。这时期的郑国,是楚庄王争霸的对手‐‐晋国的铁杆小弟,更是晋国与楚国之间的重要缓冲地带,对于晋国来说,陈国可以丢,郑国却万万不能丢。所以郑国告急后,晋国立刻组织兵马援救,由荀林父为大将,大举进攻楚军,这却恰恰落进了楚庄王的圈套‐‐他本身就是以郑国为钓饵,吸引晋国来攻。现在鱼上钩了,就要收网。
收网的地方,在河南荥阳北面的黄河沿岸,这里当时的地名叫邲,这场战斗,历史上称作&ldo;邲之战&rdo;。
晋军前来后,楚军吸取当年城濮之战的教训,反而&ldo;以彼之道还施彼身&rdo;,火速撤掉了对郑国的包围,全军后退。这时候的晋军,已经紧逼到了黄河以北,分歧就在这时候产生了,晋军主将荀林父闻听楚国势大,意图见好就收,主动撤回。但是晋军的几个将领却不同意,反而未经荀林父允许,擅自带兵渡过黄河,与楚庄王对垒,骑虎难下之下,荀林父只得下令全军渡河,沿河扎营。这时候的楚庄王,很明显吸取了祖先楚成王的教训,不断示弱,遣使向晋军方面要求讲和,晋军主将荀林父有心应允,但是部将赵括(和后来长平那位同名)、赵婴齐等人却坚决反对,反而以污言秽语辱骂楚军,这样一来,本身就士气高涨的楚军,打起来更是不用动员。在双方对峙日久后,深知晋军士气衰竭的楚庄王主动出击,命令部队向晋军发动全线猛扑,早就憋着一肚子火的楚军上下奋勇作战,竟然一口气把晋军的阵营冲垮,双方在邲地展开混战,战斗异常惨烈。在阵营被冲垮的情况下,楚军单兵作战的素质优势被完美发挥了出来,连续的攻击终于迫使晋军溃退,偏偏这时候,晋军主将荀林父又帮了倒忙,他眼见局势不利,下令全军撤退,并宣布&ldo;先渡过黄河的有赏&rdo;。此举本来是想激起晋军上下死战突围之心,孰料适得其反,因为渡河的船只就这么几艘,结果晋军士兵争夺船只渡河,反而自相残杀起来,相互踩踏死者无数。等到第二天战斗结束后,活着渡过黄河的晋军,仅剩下不到三分之一,这是一个非常惨痛的伤亡,大胜之下,楚庄王很有大国风度,主动收敛晋军士兵的尸体,并停止了对晋军残部的追杀,荀林父的残兵败将,这才得以逃出。
邲之战是楚国霸业的天王山之战,经过此战,原本的北方最强国晋国势力逐渐衰弱,且内部产生了分裂,为后来的三家分晋埋下了伏笔。此战之后,楚国又吞并了另一个中原大国宋国,这样,除了齐国、秦国等大国外,中原诸侯,几乎都已尊奉楚庄王为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