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时,成先生尝了一筷子,颇有些诧异,没想到这乡下居然也有人能将菜做得这么好吃。他又指点李秀琴,每样菜都有哪些问题。
李秀琴刚开始还漫不经心,可见他说得头头是道,也收起那漫不经心的态度,回屋拿纸笔认真记下来。
她这样认真的态度显然取悦了成先生,他又说得更细致一些。
一顿饭光顾着听他点评了。
林满堂心里暗想,这人该不会是老饕吧?
想到他之前点的那些菜,林满堂试探道,“先生,您之前说的那几样菜,不如将做法告诉我媳妇,让她做给您吃吧。”
成先生看了他一眼,林满堂老脸一红,总感觉先生好像看穿他的小心思。
成先生却坦然一笑道,“也行。”
左右他的好日子过一天少一天,还不如及时行乐呢。
成先生便将自己吃过的好菜讲给李秀琴听。
他是老饕不假,但他其实没下厨做过菜,只是知道这些菜里用了哪些香料,好在李秀琴有丰富的做菜经验,步骤倒是能还原出七七八八。
吃完饭,林满堂见成先生眼底一片青黑,显然昨晚没睡好,就送他到客房歇息。
回到堂屋,林晓和媳妇正凑到一块看书。
林满堂看了眼书名,居然是本小说,这娘俩可真幸福啊。他就得看这枯燥难懂的《易经》,人跟人可真不一样啊。
看文一篇,李秀琴合上书,歇歇眼睛,“这故事可真好看。”
这本小说语言都很口语化,而且还很押韵,让人一看就懂。
林满堂好奇,“什么故事?”
李秀琴把故事简单概括了一遍。
林晓捧着脸乐道,“阿寿说这小说在京城很火的,那些说书先生都争相说这个。”
林满堂听后,脑子里浮现一个念头。
明年他们家的嫁接法就要问世,他想过到时发传单,广而告之。但看到这故事书,他突然有个大胆的念头。
他目光灼灼看着女儿,“晓晓,不如你也写一本小说吧。”
林晓一愣,“啊?我不会啊。”
她从未写过小说,而且他不是不让她出名吗?
林满堂摆手,“我不是让你写这种小说,我是让你给咱们的果园写本小说。”
林晓一头雾水,“给果园写小说?这要怎么写?”
林满堂见女儿不懂,又讲得更细致一点,“就像菜名一样,有些菜名很容易就能让人记住,比如麻婆豆腐,东坡肉。为啥呢?因为这些菜跟人有关。许多人听到这样的菜名会想知道为啥叫这个名字。咱们家的嫁接水果要想出名,也得跟我联系到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