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城上的敌人做出反应,更多的山寨坦克到达了城下,开始组装梯子,准备强攻上城墙,如果可能的话淡水城马上就可以拿下了。
就在这时候,刘源突然发现城墙上出现了很多汽油桶,刘源意识到有大事发生,他跑到陈诚哪里,将自己的担忧告诉陈诚,哪里们可能有易燃液体,到时候要是顺着倒在士兵身上,后果不堪设想。
陈诚听了刘源的话,摇摇头,城墙上的油桶太多了,根本不可能用炮弹轰炸一遍,因为油桶那个东西太小了,也太多了。
但是刘源仍然劝陈诚暂时放弃压制城墙上的士兵,将目标对准那些油桶,陈诚也知道事情很重要,将炮弹面准有通风,有的炮弹打中了,在城墙上引起了大火。而有的塔楼上的神枪手,也有自己手里的枪,将射击油桶,引燃里面的火油。漫天的火势开始在城墙上蔓延。
蒋介石一直在下面观察着进攻的进度,看到城墙上的大火,蒋介石感觉到胜利就在眼前。对身边的参谋说道,赶快告诉何应钦抓住机会,马上进攻。
这倒是不是蒋介石心急,因为城墙上已经彻底乱了起来,不断有防守的士兵成为火人,在火海中跳舞。翁辉腾不得不让自己的手下尽快将没有被引燃的火油运下城去。
就在他们一团慌乱的时候,何应钦组织的攻城开始,密密麻麻的士兵开始沿着梯子向上攀爬,他们很多人甚至脱下了军装,身上都是带着轻武器,保证身体灵活下性达到最佳。
士兵越爬越高,敌人的防御并不是很强烈,刘源看到如此的顺利,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差点俘虏了李之龙的指挥官怎么会如此的无能,会不会有什么陷阱。
他跑到蒋介石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导致了蒋介石非常不满。但是胜利在即,蒋介石根本没有心思和刘源生气,反而略带嘲笑,像是教导小孩子一样说道,辅国啊不是校长说你,你要给别人立功的机会,我认为你们团长取得成功在即。
校长,对面的指挥官可是让李之龙吃过苦头的。刘源宁可被骂也不愿意让那些士兵陷入困境。
不要了说了,现在如此顺利怎么会因为你几句话就将队伍退下来,那样岂不是将军国大事儿戏了。蒋介石非常不爽的说道,并让他马上返回自己的部队,随时准备支援何应钦。
就在刘源转身的时候,城墙上传来了震山一样的响声,是炸药包,大量的炸药包被绳索捆绑,从城上扔下来,直接将不少士兵震死,有的炸药包直接炸断梯子,士兵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掉在地上。
这还不是最恐怖的,淡水城工事是上中下共同防御的,本来以为因为火油已经没有了防御的上中线防线再次响了起来,无数的士兵就死在了城墙之上。
鲜红的血液开始从死亡的身体往外流淌,因为河水被截断的缘故,河水显得愈发的红艳。一具具革命军人的尸体堆在城墙下面。而没有死去的士兵则在城墙下面痛苦的呻吟。
何应钦早就意识到处境不妙,慌忙下令让士兵撤退,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就在这时候更加恐怖的事情发生了,一群士兵拿着花机关枪突然出现在了何应钦指挥的士兵旁边,疯狂的扫视,士兵就如同狂风中的麦子一样,一片片倒下。
第三十章敢死队
何应钦最后败退的非常惨,一个团一千多人,仅仅回来八百多人,四百多条生命就死于一次进攻。近代的战争比古代、比近代都有残酷的多,就刚才一次战斗就让四百多个家庭损失了最重要的的家庭成员,在中国四百个壮劳力,几乎是一个小村庄的全部了。
何应钦非常沮丧,当然其中也包括蒋介石。因为刘源曾经来找过自己。自己不是没有疑虑,而是感觉形式大好,不愿意当做一回事。结果吃到了苦果,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看到不停在各个营地走来走去的刘源,蒋介石真的不好意思去找他。
何应钦也是知道刘源曾经找过蒋介石让自己撤下来的事情,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是心里埋怨是一定的,或许就是因为这件事,导致在不久蒋介石面临困境的不得不下台的时候,何应钦没有选择支持蒋介石,而是帮助李宗仁。
刘源本人对于蒋介石的刚愎自用也是非常生气的,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不是该选择如何逃避,而是选择如何解决他。刘源明显在为后者做打算。
那些客军指望不上了,刘源根本不相信他们的战斗力,只有教导团才能完成他心中的想法。那就是组织一支敢死队,冒死冲上去。因为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洪兆麟的队伍已经离淡水城不足一百多里,这只有几个小时间,必须抢在他们来之前拿下淡水城,不然这就是一个大麻烦。
刘源先去的一团,毕竟二团是王伯龄的,自己去了也不好说话,而在一团自己起码有一个副团长的职务,官兵们也很信服自己。
对于副团长亲自来挑选敢死队,三营刘峙的士兵们并不是非常积极,毕竟他们都是新兵,打顺风仗还可以,逆风仗就难了很多,而且刚才死了那么多人,他们也看到了,在他们看来再去也是送死,他们是小兵,他们才不管洪兆麟距离淡水城还有多远。最积极的莫过于他们一营,但是一营的士兵上一次战斗损失的人已经很多了,所以刘源在一营挑了五十名士兵还有十几个军官,其中军官大多数是刘源在黄埔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