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你妹啊all!
肖瑶现在已经放弃拯救自己了,他们闹就闹去吧,最多也就一两周应该就能淡下来,反正她是不会再很傻很天真地再去发什么了。
让热度冷却的最好方法,就是不理不睬,做好自己的事儿。
现在肖瑶每天除了晚上回宫参加机甲训练,其他时间就是泡在实验室里,之前选的那个领域,最近她已经了解得差不多,再也不是刚来时那个懵懵懂懂没头苍蝇似乱撞的小新人了。
目前肖瑶已经很清晰地知道基石理论是什么,最前沿的研究是哪些,自己可以找的突破点可能在哪儿。
席钧说得对,想有学术灵感不能在苹果树下等着被砸。
就像作家不是有了灵感才能勤奋,而是只有勤奋耕耘,才能等到灵感光顾。
当学术积累完成,在生活中也有了足够思考,被众人歌颂‘天才时刻’会自然而然地来到,它完全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高冷傲娇,会平等公正地光顾任何勤奋耕耘的孩子。
肖瑶也终于等到了自己的‘天才时刻’,当这些想法如井喷一般出现的时候,她简直不敢相信就在不久之前,自己把头发都快拔秃了还没半点想法呢。
灵感来之不易,她格外珍惜。
肖瑶给好几个想法都各自设计了实验思路,每天最早一个来,最晚一个离开,连午餐都是随便啃点生鱼片,喝两口果汁解决的。
席钧偶尔路过的时候,经常会心血来潮地抱着手臂,在她身后低头弯腰看上一会儿。
看完了后有时扯扯嘴角,有时微微摇头,然后不吭不响地走掉。
不客气的说,这就跟个光明正大的偷窥狂似的。
每天围观,却不付门票。
肖瑶后来也习惯了,这个时候基本不会搭理他,他爱看就看去,反正到时候写完了也要给他过目才行。
结果谁知谣言来得太快,宛如龙卷风。
肖瑶还没成功从‘微臣不肖’、‘斳肖有酒’、‘策马逍遥’、‘纵横整宵’几个烂摊子中抽身,就又深陷进了一个大泥潭。
校园网上最近传出了一组照片。
地点在毕子明实验室的同一条走廊,人物永远是两个主角。
照片有早晨的、中午的、下午的,反正每张照片中席钧都一身白大褂,肖瑶都抱着膝盖埋头写东西,照片数量之多简直让人怀疑是否每个路过走廊的同学都特么是来偷拍的。
最广为流传的那一张中,席钧懒洋洋靠在逆光的走廊窗前,白大褂被风吹得蹁跹,轻轻拂在盘膝而坐的肖瑶额角上,挡住她半张精致冷素的脸。
尽管当时真实气氛是席钧无声吐槽着‘小儿科’,肖瑶默默想着‘滚远点’,但这照片被热衷于脑补的网友们看在眼里,就变成了所谓的‘学霸夫妇’的‘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