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致拙不怕事情多,翰林院的差事再多,还能多到哪儿去。
崔侍讲瞧着大概四五十岁,当初也是状元进身。身形清癯,两绺胡须飘逸不羁,上下颇为挑剔地打量了章致拙一番,好半晌才点了点头。
“日后你便跟着我做事,近日也无旁的事儿,只拟些诏书,修下史书,清闲的很。”崔侍讲随意讲了几句,便先行离去了。
章致拙找到了自己的工位,便开始了在翰林院的生活。
京城林家。
林毅轩中了进士,因名次不高,任命迟迟未下。月前参加了翰林院的馆选,也未考上,如今只盼着能谋个外放的差事。
徐氏挺着大肚子,也颇为忧愁,心下思量着,家里只是小商贩出身,也没有朝里的关系,如今轩哥儿已是走得最远的了,落到这不上不下的尴尬局面,也是为难。
“相公,不若去问问子才,如今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徐氏摸着肚子道。
林毅轩思忖片刻,皱着眉摇了摇头道:“如今拙哥儿在翰林院,也刚入朝里,人生地不熟的,叫人家托关系也不妥。”
“那他不是还有个高官岳丈吗?不如叫他老人家去问问?”徐氏有些焦急地问道。
林毅轩安抚地拍了拍徐氏的手道:“好好好,你别急,如今你月份大了,可要心平气和些。”
徐氏有些激动,临孕前她的情绪起伏颇大。
她拿帕子擦了擦眼角沁出的泪水,深呼吸了几回,慢慢平静下来。
“再等几日,若是你临盆后还没消息,我便托拙哥儿去问问,不管好坏,也能有个差事。”林毅轩缓缓说道。
徐氏点了点头,喝了一口温水润润嗓子。
“稳婆已联系好了,真的不要请个大夫吗?”林毅轩有些担忧,他和他娘多次劝说徐氏,临产时要请个大夫来才稳妥些。
可徐氏时常惦记着男女大防,恪守规训,不敢越过雷池半步。林大娘与林毅轩要给她请大夫,徐氏死活不肯,还道这不合规矩,自古女子都是这样生育的,她也不要请外人来。
林大娘二人无奈,只得依着她,只请了京城里有名的稳婆来,产房已照着人家说的,都布置妥当了,只等着徐氏生子。
“今日感觉可好?若是有不适的,可得赶紧说。大夫把了脉,大概还要半月左右便要生了,可得谨慎些。”林毅轩对爱妻颇为看重,细细询问,怕出半点差池。
徐氏也感受到了林毅轩的疼惜怜爱,不自然地红了脸,羞怯说道:“都好,过几日妙姐儿也要来照顾我,哪会有甚意外。”
徐氏之前还瞧庶妹有些中意自己的相公,不过如今她也大了,看样子也没把几年前的青春少艾放在心上。
不久前妙姐儿还偷偷跟她讲,家里在给她相看人家。话还未说完,已是一副怀春少女、却把青梅嗅的羞涩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