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礼盒装的桃苏重量约在一斤左右,买这样一斤桃苏可得花不少粮票和现金,江家这些年的条件也算宽裕,但还是在逢年过节才舍得去供销社买上这么一盒。
通常情况下,那一盒桃苏都死留给江一留的,只是他私底下又会分大半给四个姐姐,吃到他嘴里的,也就更少了。
桃苏的主要原料是鸡蛋和面粉,只是这时候面粉金贵,里头还会掺杂一些杂粮,相较于后世加了各种奶油,香脂的桃苏,江一留显然更偏爱前者。
香、苏、脆,配合着桃苏面上那一层香喷喷的芝麻,吃到嘴里,滋味妙不可言。
江大海就挑着麻饼吃,这个东西比桃苏可便宜多了,他也没客气,现在不吃点东西,到时候赶路可要受罪了。
江一留也没客气地拿起了一块桃苏,喜滋滋地吃了起来。
&ldo;哼,饿死鬼投胎。&rdo;瞿英不在了,孟向文的刺当然就收不住了,看着眼前两个吃着他们家糕点的家伙,开口讽刺到。
江一留上辈子,什么苦没受过,什么脏话没听过,孟向文的段位还低了点,还是专心的吃着手里的桃苏就当她的话是一阵风,听过就忘了。
他可以,江大海却不行,手上的糕点都不知道是该接着吃完还是放下,一脸悻悻,对于眼前这个小姑娘也没了好感。
他们也没招惹她吧,小小年纪怎么就这副嘴脸,平日里大珍还不知道受了多少气呐。
江大海一想到自己妹妹,刚刚鼓起来的火又灭了,被一个小姑娘说几句怎么了,妹妹还要在孟家过日子呐,媳妇总是没有孙女亲的,要是让瞿老太对妹妹有了什么不好的印象就糟了。这么一想,也只能闷闷地吃着手上的麻饼,当做什么都没听见。
孟向文看两人一声不发啊,关顾着吃糕点的模样,心中更加不屑,果然像小姨说的那样,江大珍就是个面慈心苦的,表面上对她好,背地里还不是顾着娘家那一群穷亲戚。会计的位置落到她手里,恐怕以后就要不回来了。
孟向学不怕,他一个男孩将来无论继承爷爷还是爸爸的位置都可以,可是她不一样了,她一个小姑娘哪里能做哪些粗活,工人的位置压根就不适合她,而会计多好啊,只要坐在办公室里,也没什么活干,还受人尊敬。
这原本就该是属于她的,却被这横插一脚的女人给夺走了,她有那么多外甥女,将来这个位置落到谁手上还不一定呐。
孟向文越想越气,正想再说些什么,余光瞟到了端着麦辱精出来的奶奶,顿时住了嘴。
&ldo;你们在聊什么呐,我在厨房好像听到了文文的声音。&rdo;瞿老太乐呵呵地将麦辱精端到江一留的面前,和蔼地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笑着说道。
&ldo;没什么,正说起我大哥他们到时候要赶路回去的事呐,我说等会给他们带点糕点,好让他们在路上吃。&rdo;江大珍开口回答道。
现在建屋子,根本就没有隔音这个说法,厨房里客厅并不远,这里的说话声厨房里听得一清二楚,她可不信老太太没有听见刚刚那些话。
只是江大珍是个聪明人,也了解瞿老太的小心思,孟家丑事只能在只有一家人的时候说,现在当着她大哥和外甥的面指责孟向文,即便错误全在她身上,老太太肯定不开心。
而现在,她这个受委屈的反而替孟向文说话,老太太即便面上不表示,暗地里总会补偿一些,那些糕点,不就是最好的东西吗。
嫁到孟家这么多年,江大珍早就将家里这几个人摸透透了,既然委屈已经受了,拿点东西补偿才是最实惠的,她可不像文家那么蠢,有这么好的一个亲家,还把人越推越远了。
瞿老太听到媳妇的话,果然很满意,也不心疼那些糕点,十分客气的从客厅的矮柜里拿出一盒包装精致,还没拆封过的桃苏出来。
&ldo;我啊,一看一留就喜欢的不行,而且你们还拿了那么多好东西过来,这和糕点就当时我这个做奶奶的一点心意。&rdo;说着就将桃苏塞到江一留的怀中。
江大海连忙推辞,他们上门就是来送东西的,怎么到头来反而又拿了些东西回去呐。
&ldo;大海,你呀就别和大娘客气,你要是再推辞,我可就生气了。&rdo;瞿老太把脸一板,江大海顿时就不敢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