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朝宁景秀他们恬静地笑笑,然后揽着名叫杜言的小男孩的肩膀回到私塾。
“私塾先生竟是一位女子。”宁景秀看着女子的背影,轻声感慨。
“杜先生可厉害,她的祖上是状元哩。”刘白说道。不细看地话,难以发现他耳根有些泛红。
私塾里又传来朗朗书声,读的是入门启蒙的文章。女子清润的声音和孩童稚嫩的读书声,让人感觉站在这片蓝天白云下格外舒爽。
回到院子,传来一股浓郁的药草味。
“药煎好了,放凉一些再喝。觉得苦可以吃果干。”许莹坐在院子里剥豆子,看到宁景秀他们回来便笑着说道。
“谢谢许姨。”
药方是尹姑开的,药草是刘白的爹一早去村里的小药坊取的。
“大妹。”
门未关,一个妇人探出身子。
“三阿姐,什么事儿?”
村里人多少有些沾亲带故的关系,所以互相的称呼也比较亲昵。
“这不,过几天是我家二小子婚事,大妹,你也来帮忙张罗张罗吧。”
“没问题,三阿姐。”许莹爽快地应下了。
妇人笑容和蔼地看向刘白、宁景秀和宁时。这是妇人第一次见到宁景秀和宁时,知道他们是村里新来的客人。
“这小姑娘长得好水灵,可有许配人家?”
宁景秀笑着摇摇头。
妇人的笑意更深了,看宁景秀哪哪都满意。
“我家三儿子长得人高马大,一身力气,模样很是不错。”妇人骄傲地介绍着自己的儿子。
“三阿姐,丁姑娘是村里的客人。不要给丁姑娘和你家阿柳拉近乎。”
阿柳就是妇人的三儿子。
“大妹,我看到丁姑娘便喜欢得不得了。阿柳是你看着长大的,那孩子不错吧……”
“三阿姐,我可没有说话的份儿,丁姑娘的亲哥哥在这里。”
被妇人忽视的宁时面无表情,妇人看过去愣了三秒。好小子,这小子长得比阿柳还要俊哩,就是不笑的样子给人不好亲近之感。
“没有我的同意,我妹妹不会嫁人的。而且我们还要回去和家人团聚,这里并非我们长久安居之所。”
妇人听了宁时不带半点迂回的话,又愣了三秒,才笑着开口。“兄妹俩长得可真像,都这般好相貌。我家二小子婚礼,你们一起来玩啊!”妇人热情地说了几句邀请的话,便离开了。
夜里,宁景秀侧身看着躺在矮榻上的宁时。
“二皇兄,我们长得像吗?”
“你说呢?”
“我觉得不像。”
宁时没说话,宁景秀又接着说:“你今日说的话,还真有些长兄为父的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