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说这本书都已经火到北平了?姚薇薇顿时觉得自己在成为一代戏剧大师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不过陈易风接下来的话直接打破了她的想法:“说起来,北平的社会风气到底还不如上海开明,知道这本书的人也并不多。只是几年前赵先生和裴小姐的事闹的正热烈时,朋友曾带了这本书回北平,还同我探讨对此事的看法,我是凭着和他的交情,才把书借来看了几天。”
他是圣约翰女子大学不久前新聘请来的教师,从前一直居住在北平,自然也没有机会到上海国讯书馆买这本书。当时能读到这本书,还是机缘巧合。
“原来是这样。”姚薇薇略有一点点失望,不过也没怎么放在心上,继续道:“既然你都已经读过了,怎么还特意来书馆买书?”
提到这本一直颇为喜爱的书,陈易风的声音都高昂了些,感慨道:“童笙小姐胸有沟壑,她的这本书我阅之难忘,如今来了上海,自然要亲自来国讯书馆买一本老板热情推荐的豪华订装版回去。”
听他这买书的态度,姚薇薇也不晓得胖子小老板是如何忽悠的人家。
“原来如此倒是难得有男子这么喜欢《海上风月》这本书。”
姚薇薇这本书抨击的是那些站在既得利益者立场上精神剥削传统思想女子的男人,书里以赵裴二人为原型的角色虽然成功结合,但在热情褪去后便常因一些生活琐事争吵。
男人日日指责女人耽于享乐不顾家,女人常常指责男人过于清高,不愿沾染铜臭接管家中生意,导致家中生活艰辛。这两个本就过分看重激情缺少责任感的人,也在这些争吵中逐渐磨灭了感情。
反倒是原配在离婚后幡然醒悟开始逆袭。她努力考进大学念了书,开始接受西式教育,此后一生都致力于普及女子教育,提高女子权利,完成了自我蜕变。
鼓励女子和男子一样走出家宅抛头露面、希望女子获得和男子同等的受教育权、强调追寻爱情时同样不可抛弃责任感的这种观点,在当下还是有些“离经叛道”的。姚薇薇着实没有料到,还真的有陈易风这种高度赞赏《海上风月》的男性书粉。
“虽然这本书所表达的思想现在还不容易被普遍接受,但我很赞同童笙小姐提到的‘当女子得到了同等的受教育权利时,便不会再自卑地仰望那些拥她们得不到的知识的男人,女性群体才会真真切切地拥有发声的力量’。即便身为男子,我也不得不承认童笙小姐的观点的确一针见血。”
“可你我应该都知道,这一天恐怕还需要很远很远。”
陈易风并不丧气:“就算再远,但我相信只要有为之努力和不断发声的人,就一定有达到的一天。”
“你倒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姚薇薇觉得这个人很有意思。
其实陈易风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会和一位不认识的小姐聊了这么多,不过聊到现在,他是真心想要同眼前的这位小姐交个朋友了。
“对了,我还没有请教小姐该如何称呼?”
姚薇薇对眼前的这位有缘的书粉并不吝啬,大大方方地伸出手道:“我叫姚薇薇,你呢?”
“陈易风。”
不同于姚薇薇这边相谈甚欢的气氛,席辰这几日实在是有些费神。
自从那日从周娉婷口中听说席公馆并没有收到姚家生辰宴的请帖,他就有些气恼,却又不知道自己在气些什么。
带着这股子烦躁的心情想了一整天,席辰才终于想清楚——
他之所以心中不爽利,大抵是在气姚薇薇脑子愚笨。这次闹脾气已经这么久了,就算先前是因为联系不到自己不能怪她,可这人现在居然完全没有想到用下帖的办法主动给自己示好。
想通了自己为何生气之后,席辰又开始想他怎样才能给姚薇薇一个同自己和好的契机。
毕竟如果靠姚薇薇那不算聪慧的脑子(这家伙在英国念书时连他书本上最简单的数学题都解不出来),恐怕短时间之内都不可能会想出什么好办法了。
席辰记起姚薇薇从前在英国时常常同自己说想念南京路上的张记灌汤包,于是这几日回家时便都让老王绕远从这条路走,看能否碰碰运气,给姚薇薇一个偶遇自己的机会。
今日自然也不例外。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热闹喧哗的南京路上,席辰的视线向远处那渐渐清晰的张记灌汤包转去。
然而有些失望的是,铺子前只有那三三两两围着买包子的人,连辆车的影子都没有,更别说姚家那辆很是显眼的奔驰牌轿车了。
想到连着三天都能在这条路遇到那个女人,他的心情不甚愉悦。就在今天也放弃偶遇开始闭目养神时,向来沉稳的司机老王却突然一个猛顿停下了车。
“怎么了?”
席辰皱了下眉,睁开了眼睛,有些不悦地开口。
“对不起啊大少爷,我好像看到了上次在码头遇到的那位姚小姐,这一不小心脚就踩了下刹车。”
席辰乘船回到上海的那天就是老王开车去轮渡码头接的人,所以老王自然也碰到了那个一见他和车就立刻同席辰发起了脾气的姚薇薇。
只不过姚薇薇使性子离去之后,席辰就阴着脸嘱咐一旁的老王回去后不要乱说话,老王也就没敢把大少爷是和位女同学一道回国的事儿告诉席世涛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