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陈之道被处收去封地军政治权,如今只有享上阳之地食邑五千户。
这人也没个廉耻自知,眼见李恪昭将屏城打理得有模有样,竟又打起屏城的主意来,也不知是真将李恪昭当软柿子在捏,还是在为三公子探路。
缙王也笑了:&ldo;上阳君确是不合适。那你三哥、五哥呢?&rdo;
这局势对李恪昭愈发不利,群臣中的公仲廉不得不开始踌躇,思索自己要不要站出来声援一二了。
毕竟如今李恪昭手中最有分量的筹码就是屏城,他也是煞费心血才将屏城打理成如今欣欣向荣的局面。
若这就被人强摘了果子去,莫说继任储君之事再与他无关,将来新君继位后,他连保命都成问题。
李恪昭倒是面色不变,平和应道:&ldo;儿臣在异国为质多年,与二位兄长多少生疏,并不清楚哪位兄长更能接手主政屏城。还需君父劳心,听取群臣众议后定夺。&rdo;
缙王又是一阵咳嗽,接过近侍递来的温水饮了小口,缓了许久,才道:&ldo;那便仍由你继续主事屏城,待年后再议吧。&rdo;
大朝会上这一出下来,依旧没谁看得懂缙王对六公子李恪昭做何打算。
六公子李恪昭稚龄离国,在外为质多年,归缙后又被外放至边陲屏城,朝中许多人对他毫无了解,自无从将他与三公子、五公子比对优劣。
今日面对三公子、五公子极其党羽的合力围攻,他并未展现出如何精妙的智计,甚至无任何还击的意图。
众臣百官看在眼里,或多或少对他有了新的审视与评估。在场人精们非但不以为他软弱可欺,反而更加深彻而直观地看出他不容小觑。
早前他收复积玉镇有功,缙王表现得不咸不淡,只给了他合理赏赐,却仍命他回屏城主政,毫无召回王都听用、加重荣宠之意。
如今他主政屏城不足两年便有了亮眼政绩,缙王仍旧无护持拔擢的苗头,还任由三公子、五公子极其党羽联手对他展开刁难甚至围攻。
如此种种,若换了任何一位大家熟悉的公子,都做不到如他这般冷静平和。
关于继任储君之事,群臣百官中的大多数都不会轻易站队,但这不表示他们心中没有一杆秤。
为君者首要是心定。若因突然处于下风而委屈惊慌,进而意气冲动,如何担得稳一国之重担?
长了眼睛的都瞧见了,李恪昭今日当真半点波澜也无。
光就这份&ldo;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rdo;的从容镇定,已隐隐透出了王者气象。
大朝会后便是冬神祭典,之后王都各府各司挂印闭朝。
十二月廿五,缙王召见王叔李晏清、国士叶尹、国相李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