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裴旭今年两岁,二皇女裴燕十个月,她这第三胎怀了四个月有余,刚坐稳胎,裴川那家伙竟然突发奇想地让她上朝参与国事。
第175章番外国事
苏桐做了皇后,苏宝田便被封为了安国公,听闻苏桐要和裴川一起临朝处理国事,心里不安,果不其然。圣旨刚下,宰相寇言正就得到了消息,连夜进宫面见皇上,请求让他收回成命。
此时,养心殿里的太监都是踮着脚尖走路的,生怕哪里弄出响声,惹怒了皇上,挨一顿板子。举国上下,谁不知道,皇后就是皇上的逆鳞,别的皇帝都是不让后宫参与国事,唯恐自己声誉有暇。这位可好,什么事都要和皇后协商后才做决定,开始还顾忌朝中大臣们的反对,遮遮掩掩。随着皇后参与解决的大事情越来越多,皇帝越发看中她的意见,如今更是一道圣旨下去,明目张胆的让皇后参与政事。
养心殿的内殿里,大盛朝的皇帝裴川生气地踢翻了面前的脚踏,斜着眉眼看着跪在他面前的寇言正:“皇后怎么就不能与朕一同处理国事了,寇相可别忘记,如今大盛朝的盛世是怎么来的。”
“古往今来,还没有女子能有皇后这般的权势,皇上与皇后鹣鲽情深,不纳嫔妃,微臣与朝中大臣无话可说。可皇上要让皇后一女子参与国事,与皇上并列为君,老臣不能苟同。”
裴川眯着眼睛,脸上显出一丝嘲讽,当初大盛朝初立,他忙于战事,苏桐忙于建立国内商会,安顿那些四处来投靠的流民百姓,初时大盛朝缺钱、缺粮、缺人,处处百废待兴。无奈之下,他便三顾茅庐请了这位据说祖上出过三代帝师的寇言正出来做宰相。谁知这老顽固,先是给他讲什么帝王之术,接着又让他广纳嫔妃,说什么为了平衡前朝。嘴里说什么为了大盛朝,还不是因为他们寇家有个待嫁的女儿想要进宫为妃。
绝了他送女进宫的路,这老顽固便在朝上和他对着干,若不是这几年苏桐想出的那些法子,他都差点快被那些百官逼的吐血了,做了皇帝万事身不由己,可是真难。
如今,他先斩后奏,先下旨封了苏桐,这老顽固就连夜进宫给他找不自在。
“寇相,你可知安国公的爵位是怎么来的,若是知道,就不该这么跟朕回话!安国公,是因为苏家养出来女儿,朕的皇后,有安国定邦之能,朕才封苏宝田为安国公的。寇相这么针对皇后辅佐朕处理国事,安的什么心思!”
“皇上……”
寇言正猛地抬头看了皇上一眼,却见面前的人锐利的眸子里一片冰寒,犹如千万支钢针扎在身上,让人遍体生寒。他蓦然明白自己这几年怕早就让皇帝厌弃了,可恨的是,自己还以为对皇上一腔忠心,唯天可表,现在才发现,自己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如今他在立场鲜明的反对皇后亲政,无异于自寻死路。
他颓然低下头,重重的叹息一声道:“皇后既有安国定之能,是我大盛朝之幸。”
裴川对与他的知趣甚是满意,在他面前微微伏下身子道:“寇相劳苦功高,对我大盛朝做鞠躬尽瘁,劳心劳力,朕都知晓,以后也绝不会薄待了了寇世后人。”
“臣,谢主隆恩。”寇言正额间冷汗直冒,皇帝越是这样说,他越是恐慌,他面色惨白地跪伏在地上道:“老臣,年事已高,脑袋越发糊涂了,还请皇上允许老臣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准了!”
裴川直起身子在龙椅上坐下,暗地里松了一口气,这老顽固倒是识时务,他还以为要血溅朝堂,杀上几个刺头才行呢?看着面前颤巍巍站起身的寇言正道:“朕也知你身为宰相的为难,朕不希望皇后亲政这事在朝堂上引发争论。眼下大庆朝虎视眈眈,强兵压境,朕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是御驾亲征了。实在是不希望这件事引得朝堂震荡,唯有皇后代朕处理朝政,朕能才心安。”
寇言正低着头,苍老的脸上忽青忽白,在烛火摇曳的灯影下显得异常颓败。他明白皇上这是拿自己开刀给皇后立威,也是为了独揽皇权。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虽然皇上现在要的是他一辈子的名声不是命,但要他一生的清名与要他的性命有什么区别。他嘴角下撇,眼中闪过一丝寒芒。
大盛朝建安三年五月,这个一整月都阳光明媚的月份,让很多人都记住的一年,大盛朝皇上下了一让天下震惊的圣旨,与当今皇后并列为君,共同处理国事。
这一年,皇帝特意为皇后颁发了新的年号“羲和”。
坤宁宫内
宫门半开着,皇后苏桐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摆弄着手里的花卉,屋檐下挂着的灯笼随着微风摇摆着,下垂的穗子左右摇晃,很是漂亮。坤宁宫的大太监鲁得海和宫女刘瓶儿以及十几个青衣内侍女整齐地站在她的身后,看着面前的安国公苏保田在他们的娘娘面前,手舞足蹈的抱怨,具都强忍着不敢笑出声来。
苏宝田先在已经苏国公了,自从皇后娘娘与皇上共同处理朝政以来,他便成了朝堂上的杠精。但凡老臣在朝堂上含沙射影的说女儿牝鸡司晨,他便第一个冲出去,他是皇后的亲爹,得维护自己女儿的声誉。
身为国丈,为了维护皇后的利益,他可是能做得出来与人在朝堂上撕扯打架的事情。虽说他们苏家在朝堂上为官的人不多,皇帝后宫也没有争宠的嫔妃,不牵扯朝堂私利,但也不能让身为皇后的女儿总为为皇帝挡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