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些在记忆里温暖的人在自己所不知道的地方默默闭上眼化为一抔黄土,而他一直到多年后才得知,这样的感觉让他好几天都没缓过来……
……直到他家大徒弟带着他那个穿得花枝招展的中年大叔亲戚又一次登门,他原本抑郁的心情才被那位大叔折腾得没了抑郁的工夫。
……
穿得花枝招展的大叔这已经是第二次登门了,但却是第一次踏进秦家的大门。
这主要是因为上一回登门的时候是清晨,恰好秦门当时还在美梦之中突然间被吵醒整个人心情不爽、又恰好一打开门这花枝招展的大叔还问了个非常有歧义的关于“头上一片青天”的绿帽子问题,于是那一次会面的后续就是——
他下一秒就冷冰冰对他那一脸惭愧的大徒弟说了一句“恕不远送”把自家大门给关上了。
不把人家关外面干嘛?
哪个男人被问这种问题还能不有点脾气啊?
他没上去直接揍就很对得起把那中年大叔带过来的他徒弟了!
一直到第二天,他家大徒弟独自来到他家向他就昨天的事情道歉,秦门这才知道,那位穿得花枝招展的大叔其实是大徒弟赵成的亲戚,姓许,是他在晋江找到的唯一的一个亲戚。
而之所以这个赵家的亲戚姓许,是因为这位中年大叔——
“他是我娘子的小叔。”
秦门眨了眨眼,这才反应过来。
哦,他家大徒弟当初和他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说的不是“未婚单身”,是“丧偶”……时隔太久,他都把这个关键信息给忘了。
赵成的娘子是在逃难的路上病死在赵成的眼前的,他与他娘子之间的感情如何秦门不予评说,但只看赵成这些年也算事业有成时常还有人来探他这个做师父的口风想给人家介绍对象,他自己却一直洁身自好这一点,秦门就能理解为何娘子已死,他回到晋江老家之后还是把自己娘子的娘家人当做自己的亲戚来处,并为他来专程道歉。
大徒弟告诉秦门,花枝招展的中年大叔之前并不是有意说这种带歧义的话的,也不是故意那么早就来打扰师父的,他只是太激动了——
“头上一片青天……其实是歌词,是《少年包三天》的主题曲。”
“许叔只是太喜欢这首歌了,所以一听到我会唱这首歌,还知道这首歌是师父您创作之后,他就迫不及待的想要见您了。”
许大叔是赵成那个村子里有名的败家子,他不种田,也不经商,不爱读书,小时候生活靠父母,长大了生活靠兄弟,总之就是人到三十一事无成、啃老族之典范。
此人生平的唯一爱好就是唱歌,一心想要写出一首让所有人听了都为之动容的歌曲,可别人唱歌那是余音绕梁,到了他这里,却是鬼哭狼嚎、惹人生厌,村里人都说他唱的歌不好听,许大叔不以为耻,还反认为是大众的审美有问题——
“怪不得流传于世的歌都那么难听,肯定是被你们这些乱七八糟的评价给害的!”
晋江水灾爆发后,全村人四散逃离,死的死走的走,许大叔原本是和他哥哥嫂嫂一起走的,却不想哥嫂和小侄子全都在途中丧生,只剩他自己最后活了下来,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办才好,他接受了当地衙门为他们这群灾民安排的工作,日日做苦力赚钱,本想着人生到了这个地步,一切就认命吧,却不想这个时候,让他听到了从都城传来的让他为之动容的曲子——
“头上一片青天心中一个信念不是年少无知只是不惧挑战……”
《少年包三天》的故事因为秦门中途变卦,最终没能流传出都城,故事没有,主题曲却因为太过朗朗上口而被带到了大江南北。
唱这首歌的人是个从都城来的商人,他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的东西好卖,讲个都城的见闻笑谈吸引客源这才唱了这首“污耳朵”的歌曲,本人并没有觉得这个歌多好听,但站在一边的许大叔一听,惊为天人,当时就大呼:
“此作曲人必定是吾知音!”
在许大叔一再打听和追问之下,他才从传唱这首歌的商人那里得知,这首歌早已经成为都城里人人都会唱的歌曲,一时间,原本被放下的儿时(中年时)音乐梦想又一次被拾起——
“吾必定能如此人一般也写出这样的曲子!”
“终有一日,吾所作歌曲也会成为街头巷尾人人传唱的歌谣!”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许大叔一边工作维持自己的生计,一边就开始埋头创作那些让人听了头疼的歌曲,每次创作出来的曲子被别人说难听了之后,他就忍不住唱起“头上一片青天”来鼓励他自己,让自己不要放弃梦想。
所以对于当时失去亲人失去家园又了无生趣的许大叔来讲,《少年包三天》的这首主题曲和这首歌曲的创作人就是他之后几年里生活的唯一希望和勇气。
换句话说,就是许大叔因为这首歌成了秦门的迷弟。
可想而知,当朝廷下令,允许各地的晋江灾民返回家乡的时候,当许大叔遇到了前来寻找过世妻子娘家人的赵成,当他得知赵成的师父秦门就是那位作曲作词人并且就住在距离他们不远的另一个村子的事实,身为迷弟的许大叔会怎么做——
我粉了多年的偶像据说现在就跟我在一个城市并且他就在隔了一条街的另一个公寓里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