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就不担心自己的亲人吗?
那么确信朝廷的军队一定会被打败吗?
而且因为这台表演准备得仓促,可以说大半的工作都是在秦关之的督促和指导下在四天内完成的,其中包括写剧本、找演员、排练、配乐等,可以说整台演出很粗糙,连他们自己都觉得对不起观众……
再加上首场演出之后,接下来连续三天的表演都因为来不及排新的演出不得不硬着头皮每天演同样的节目念同样的台词……
同一本书看两遍说不定就要腻,同一台演出不也一样吗?
有那么好看吗?
这时候,在现代经历过娱乐圈风风雨雨、接触了无数观众深谙观众、粉丝、路人、黑子多重心理的秦门就郑重地站了出来,他庄严地向在座小伙伴表示:
坐下,这是常规操作!
为什么安城百姓连活都要活不下去了还要每天早上来看演出?
对,他们是要活不下去了,可这种情况是他们努力找出路就能解决的吗?
战场的战况是他们能够决定的吗?
粮种都被收走了所有人都没吃的,难道他们出去干活就能有吃的了?
正是因为无望,晋江文学城的这出表演才能这么受人欢迎,这就跟家国颓败的时候,触景生情的诗人写下的诗篇更加为人们所传颂,肤色不同于主流的人们在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一种新的唱歌和跳舞类型应运而生是一个道理,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得匮乏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会再追求精神生活了。
相反,正因为物质生活的匮乏,他们才会更加疯狂的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以此来弥补自己损失的那些东西。
而晋江文学城的联欢早会,恰好就赶上了百姓们最需要的时候。
至于为什么百姓们会看完了首场演出之后还会坚持不懈来看重播、重重播和重重重播……
秦门眼神漂移了一下——
他也不知道来着,以往会坚持不懈追完直播追重播的,他只见过某些明星的真爱粉们……
可是难道只是一场联欢会,整个安城的百姓、台下所有的观众就秒变他们晋江文学城的真爱粉了?
古代人粉一个组织粉那么快的吗?
都不用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三步走来一套的吗?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甚至于连自家小徒弟背着单身的师父和单身的师兄偷偷摸摸和台下未成年(没到十八岁)小姑娘眉来眼去仿佛要脱离双十一组织这件事都不是重点,当下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快通过联欢会转变安城百姓对朝廷的不信任的速度——
因为安城百姓的余粮已经不够了,再这样下去,生命垂危。性命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