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古代娱乐圈大佬格格党 > 第177章(第1页)

第177章(第1页)

第一幕是讲知府无恶不作,第二幕对象换成了知府大人家的表少爷,其实也就是之后在安城称王的前朝小世子,此时他还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整日在安城遛猫逗狗,想出各种残忍的惩罚招数折磨着安城无辜的百姓。

今天他看到一个过路的人长得和他好像,就划破了这人的脸;

明天他因为逗猫被猫挠了一下,于是就下令全城的人都必须杀死家里的猫,谁让他看到有一只猫,他就把人扔到蛇窟里;

后天因为他上街时,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太大没有及时跪拜,他干脆弄了一壶滚烫的开水浇到了老婆婆的头上!

至于为什么知府的府邸会有个蛇窟、逛街的大少爷为何随身携带一壶滚烫的开水等着浇人,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沉浸在剧情里的安城百姓们已经被这一对叔侄的做法给气疯了——

怎么可以有这么恶心的人呢?!

他们明明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为什么就要作弄欺负他们?!

就是这么恶心的人统治了他们那么久吗?!

为什么朝廷的大军还不来?!

快来人啊!

快来人杀了这些人!

仇恨值拉到这一刻,显然已经足够了,第三幕,大魔王前任知府躺在病床上,拉着小魔王侄子说了他的身世,告诉他他的使命是复辟前朝,并给了他五个锦囊,让他在必要的时候拆开用。

侄子这才知道自己原来是前朝皇室后裔,目空一切的他立刻就活络了起来,前脚他叔叔咽气,后脚,他就派人把安城的粮食、壮丁、壮丁美丽的女儿、年轻的老婆以及生养他的父母全部都抓了起来,用妻儿老小威胁着安城所有百姓,逼着他们和自己一起造反。第一集的最后,朝廷得到了线报,终于得知了安城叛乱的事情,朝堂之上,冯大将军主动站出来请命,要出兵平叛。

圣人率领众臣祭天祭祖,得到祖宗托梦,在给了冯大将军一个“不可伤及安城百姓”的要求得到大将军的认可后,他终于下旨,出兵至安城。第一集结束。

在下面观众“骗人这就结束了?”、“下面呢?下面去哪里了?”难以置信的目光下,所有演员下场,舞台的右边,一群拿着各色乐器的乐师自行搬了椅子排排坐好,左边,晋江文学城第一歌手许威上台,献唱了自己在看完《龙伏山之战》整个表演排练之后有感而生所写下的《姜国的胜利》。

一开始,是清唱。

低沉的声音浅显的歌词,唱着人们的苦难,唱着生活的艰辛。

然后,二胡和横笛进入,中间用平淡的音调唱着曲中人的努力,唱着对上苍的祷告。

再到最后,大鼓、中鼓、唢呐齐上阵,整首歌进入高潮,唱着姜国治下的欢乐,唱着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绝不允许有人破坏的决心。

歌曲循环两遍,第一遍台下的观众还在纠结要不要捂耳朵,毕竟这位歌手他们太熟了,据说是姜国最好的歌手,但这个歌曲唱得他们的小心脏真的受不了。

可这首歌好像不太一样。

不知是因为歌曲和故事本身太贴切了,还是歌词真的唱出了大家的心声,一群人嘟哝着“这个歌还不错”之类的话,默默听着他唱。

等到当循环到第二遍的时候,舞台前两排的百姓先控制不住,放声跟着许威唱了出来(这些是托),其他观众一看到有人带头,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跟着唱了出来,他们徘徊在菜市口,一直唱到演员谢幕,道具组把舞台上的东西清场,这才走人。

……

《龙伏山之战》的第一集给整部剧都开了个好头。

这也实在是饰演前任知府和知府的侄子的两位演员演得太特么遭人恨了,那一桩桩一件件的,把全城百姓的仇恨值都拉了上来。

还保有理智的百姓觉得,虽然知府和知府家的表少爷没对他做过这些事情,但难保他们没对其他人做过啊,不然那秦关之一个外乡人,如何能凭空捏造出这样的事情来?

已经被“气氛调节组”的人引导得失去理智的百姓直接就把自己那些年遭遇的种种不幸的屎盆子全扣到这两个前朝余孽的头上——

“当年我家的旺财(狗)突然死了,必定是那叔侄俩杀的!”

“那些年我家粮食藏了那么深都被偷了好几回,一定是那对叔侄派人做的!”

“我们家……必定是那对叔侄……”

怎么办,越想越气!第二集什么时候上演啊?!

抱着“我一定要活着看到这两个败类死”的高昂情绪,安城大半城的百姓一集不落的看完了晋江文学城《龙伏山之战》的演出,剩下的一小半则是错过了第一集,被他的亲朋好友硬拉着去看了后面的九集。

作为一个网络同人小说家,秦门深谙读者、尤其是追文读者的情绪,知道喂玻璃渣要喂得少但要刻骨铭心,发糖要发得持久果断的深刻道理,除了第一集连续一集都在往观众嘴里硬塞玻璃渣,让他们痛哭流涕一晚上、叫骂一晚上之外,接下来的剧情走的都是标准的爽文路线。

大致剧情其实和封神榜也差不多——

一开始,反派占据有利地形有利位置,在路上设置重重障碍,主角一行动足脑筋在反派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杀到了城门口。

反派猝不及防,打开了个锦囊,第一个和第二个锦囊里,一个是军师,一个是隐居在山林之中的在前朝很厉害的某位大将军的大弟子,军师出计谋,大将军的大弟子率领乌合之众强势登场,对上朝廷的大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