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见过萧惋两次,第一次记住了她的声音,第二次扛了她一路。
不知为何,此时,听见萧惋声音的一瞬,他脑中清晰地浮现出萧惋的面容,也不知道那件送她的衣裳,她穿没穿过。
第9章九枝
门被关上,温顾的注意力回到面前的三位官员身上。
这三人,一位是户部尚书,一位是工部侍郎,还有一位是太子太傅。
这几人,家中世代为官,在京城根基很深,在朝中地位举重若轻,若是他们肯答应捐粮,那么其他官员一定会附和。
“几位大人,今日晚辈请几位来此的目的,便是商量有关捐粮的事情。”温顾开门见山,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谁都没说话。
温顾一回来便向皇上讨要赈灾粮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皇上迟迟不肯发粮,不是皇上冷血不体恤百姓,而是国库真的空得不剩什么了。
如今宫里的开支已经比起之前节省许多,只是温顾常年在外打仗,偶尔进宫一次,察觉不到罢了。
今日早朝,皇上说了南方灾情严重,从今日起,开始募捐。
贵族都是冷眼旁观,没人肯出头,都想着法子保全自己,温顾便约了这几位良知未泯的官员,希望能说动他们带头捐粮。
“如今南方闹饥荒,百姓苦不堪言,几位都是心怀天下的好官,此时出手救百姓于水火,这是有功于靖国的好事。”温顾是武将,没读过什么书,也不懂说什么大道理。
他面对着三个富有学识的老臣,说出口的话显得有些苍白,但是他已经尽力了。
对面的三人,又互相看了一眼。
他们为官这么多年,怎么会不知道这个道理?
只是,就算他们捐粮,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百姓的感激吗?
贵族之间,盘根错节,这么多代下来,利益早已彼此相关,牵扯不清,其他贵族不愿意捐粮,若是他们带头捐了,必然遭人怨恨,百姓的感激是一时的,等到灾荒过去,家家户户过起了自己的日子,谁还会记得他们?
但是同僚之间的仇视就不同了。
人在官场上,是要讲人情的,若是得罪多了人,谁知道哪天就被人参了一本。
而且,几代累积的基业,不能毁在自己手里。
怎么想,捐粮一事都不可行。
“丞相已经答应,会尽力多捐出一些粮食,若是几位也愿意出粮,那百姓定会平安度过这个冬天。”温顾说。
良久,户部尚书开口,“温将军十几年来守护百姓,守护靖国,赤胆忠心让人佩服,不过捐粮一事,不是说几句便行的,我们几家虽然是大族,但也是要吃饭的,国库都没有那么多粮食,我们更不会有那么多了。”
工部尚书紧接着说:“是啊,去年大旱,颗粒无收,现在各地都缺少粮食,只是南方的情况比较严重罢了,就算现在全京城的贵族,都把自家的粮食交出来,也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