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滟滟提着剩下的一个箱子也往上走,遇到楼梯口往下走的邻居,就乖巧的喊一声叔叔阿姨。夏滟滟她们家住的是职工宿舍,这边的邻居都是认识的。赵春梅女士和夏景辉先生是纺织厂的老工人了,这套房子也是当时盖职工宿舍的时候花钱顶份子买下来的。
好在当时花了钱的,不像别人家是拿工龄分的,产权不属于自己。要不然,赵春梅女士当年生小二子的时候,房子就会被收走了。不过,也是这个原因,厂里把赵春梅女士给辞了,理由就是不支持计划生育。
好在赵春梅女士是个灵活的人,厂里不留自己,自己就自己想招儿。虽说九几年的生意没有八几年好做,但是最起码能赚点零花钱。赵春梅女士没有什么好的手艺,就托人找关系,租了一个人流量比较大的小店铺,弄成了一个小超市,现在生意也还不错,前两年还扩大了一些呢。
&ldo;你爸也快到退休的年纪了,还老是不听我的,往外跑。最近还一门心思想着学驾驶,要开小车。你说这人,我说买个货车,还能帮我装装货什么的,还省得我请车的钱了。可这个倔老头就是不听我的,非要买小车。这驾照还没拿到呢,就为了这点事儿,跟我吵了起来,你说说……&rdo;
赵春梅女士刚帮夏滟滟把东西提进门,就开始絮絮叨叨的告状,意思就是让女儿一会儿一定要帮自己,打消他爸不切实际的念头。
夏滟滟笑着说:&ldo;妈,爸不愿意开货车,你就同意了呗。再说了,回头去爷爷他们那边,开个小车不是特有面儿么?&rdo;她可是知道自家老妈的,最爱的就是面子,能在妯娌几个中间出点风头,她咬着牙也是乐意的。
夏滟滟的爷爷奶奶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夏爸是老二,在纺织厂做个小工人。老大叫夏景阳,在老家种地,养着夏滟滟的爷爷奶奶。小叔夏景航,在市里做个小干部。还有一个姑姑,嫁的比较好,在夏滟滟上学的城市里开了几个玉器古玩店。
夏滟滟家在大家族里算是混的最差的,大伯家虽然在老家种地,但是大伯头脑比较灵活,村里的风景什么的也比较好,村干部组织办农家乐,大伯是第一个加入的。后来效果出来之后,大伯一家是赚的最多的,大伯母之前本来是妯娌几个当中最苦的,现在翻身了之后,每天昂着头,买了各种的金子往身上带,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有钱。大伯家只有一个儿子,叫夏俊文,比夏滟滟大了两岁。
小叔更别说,他待的部门虽然不是油水足的部门,但也不是什么清水衙门,每年别人送上来的孝敬就已经很多了。更别提小婶婶是市里重点高中的老师,家里去送礼的也不少。小婶婶家生的是个双胞胎,哥哥夏俊睿,妹妹夏蕊蕊,两个人比夏滟滟小了一岁,目前在外地念大学。
至于嫁出去的姑姑夏曼灵,在大城市里面开了好几个玉器古玩店,那就更加不是夏滟滟家能够比的了。姑姑生了两个,都是女儿,目前还在奋斗,看能不能高龄生子。
本来一开始,还有大伯母打底,赵春梅女士还没有那么的苦逼。后来,大伯家也抖起来了,每次回老家过年,夏爸被忽略的就更彻底了,弄得赵春梅女士气的不行,还没有什么办法。好在拼孩子方面,赵春梅女士还是有优势的,夏滟滟的学习成绩不错,弟弟夏俊良的学习成绩也还好。不像夏俊文和夏俊睿的成绩那么的差。
夏俊文是天生不爱学习,夏俊睿则是小婶婶管的太严,叛逆心理上来,就更加的不愿意学了。
&ldo;行了,行了,就知道帮你爸。算了,随他去吧!&rdo;赵春梅叹了一口气,把夏滟滟的拖鞋递给夏滟滟,也不说什么了。夏俊良目前在苏州那边念大一,苏大还是很不错的,离家也比较近。
夏滟滟笑嘻嘻的换了鞋,拎着东西进来了,夏爸以为女儿没有那么早回来,出去练车了。
夏滟滟关上门,就把自己带回来的箱子打开,拉着赵春梅女士一起观摩。&ldo;妈,怎么样,这些都是我特意给你们买的,不错吧。&rdo;
赵春梅已经愣住了,她抚摸着女儿递给自己的金手镯、金戒指、金项链,半晌,她放下自己手里的金子。照着夏滟滟的脑壳儿敲了几个脑瓜崩儿:&ldo;你个臭丫头,你在外面都干什么了!你怎么有钱买这些东西啊你!你给我说实话,你是不是坐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了!&rdo;
赵春梅的脸色铁青,要不是夏滟滟躲得厉害,肯定还要再赏夏滟滟几个糖炒栗子。
&ldo;妈,你女儿是那样的人么!我之前不就跟你说了么,我拿上学时打工攒下来的钱,盘了一个小店面。这不是生意挺好的,这次回来我才大出血给太后大人您买了这么多金首饰么?早知道我就不孝敬你了!&rdo;夏滟滟一脸的悲催。
☆、第211章在家的逍遥日子
&ldo;什么,你这个不孝女!&rdo;夏滟滟一句吐槽被赵春梅听到了,又是两个脑瓜崩儿敲在脑门儿上,一阵剧痛,让夏滟滟一阵心塞。自己刚刚为什么要多嘴加上最后一句,解释就解释好了,干嘛还要吐槽。
赵春梅知道夏滟滟并没有做什么不好的事情,这些金首饰也都是正大光明挣回来的。她现在开店,也大概知道每天的毛利是多少,大城市里面应该比家里流水好一点,这些东西,也是够买的。
她赶紧把这几个金首饰收了起来,&ldo;行了,别在那边装模作样的了,做个什么怪样子,我打你都没舍得使劲儿。&rdo;赵春梅撇了撇嘴,对女儿这个怪样子深深的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