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一文中也有这样一段文字:&ldo;南京政府官员中有一派主张立即轰炸西安。宋美龄坚决反对,认为这种不负责任的行动,对于国民党人将是一场灾难。&rdo;
宋美龄当时之所以采取这种态度,当然不能只看作蒋介石是她的丈夫,更主要的是蒋介石是他们这个阶级、这个集团的总代表,蒋的生死直接关系
到他们的利益。另外,还有英、美的态度。&ldo;华北事变&rdo;后,英、美舆论就不断地骂日本是&ldo;国际上的强盗&rdo;,是&ldo;黩武国家&rdo;。&ldo;西安事变&rdo;发生后,
英、美驻华使馆马上同宋美龄、孔祥熙等保持联络。它们希望和平解决&ldo;西安事变&rdo;,支持营救蒋介石,同情西安方面联共抗日的主张。它们认为张、
杨所需要的只不过是抗日而已,大有调解的余地。英国甚至表示:只要蒋介石还能继续统治下去,就不妨和共产党采取某种形式的联合。英、美同时在
经济上援助宋美龄,英国在上海的汇丰银行,大批抛出外汇,稳定&ldo;法币&rdo;的币值。英、美政府一再指令它们驻华大使,出面进行调停。
为了稳住南京的政局,宋美龄做了这么几项工作。第一,她同何应钦展开了针修相对的争论。何应钦声称:&ldo;为维护国民政府威信计,应立即进行
讨伐。&rdo;宋美龄反驳:&ldo;今日若遽用武力,确将危及委员长之生命&rdo;,&ldo;委员长之安全,实与国家之生命有不可分离之连系&rdo;,并呼吁:&ldo;请各自检束
与忍耐,勿使和平绝望;更请于推进讨代军事之前,先尽力求委员长之出险。&rdo;何应钦则说宋美龄是&ldo;妇道人家在这种情形下不可能保持理智的看法&rdo;。宋
美龄感到极度的气愤,她回敬说,她&ldo;决非朝夕萦怀于丈夫安全之妇人&rdo;。第二,她说服国民党内那些激于对张、杨的所谓&ldo;愤慨&rdo;而附和何应钦主张
的人。宋美龄向这些人解释采取军事行动的严重后果。她说:&ldo;惟目前处置西安叛变,若这张挞代之师,迳施轰炸,不独使全国所拥戴领袖之生命,陷
于危殆,即陕西数千万无辜良民,亦重罹兵燹之灾,且将使为国防而建设之国力,浪作牺牲。&rdo;她要求这些国民党军政人士,&ldo;妥觅和平解决之途径&rdo;。
第三,她极力争取黄埔系将领的支持。事变发生后,黄埔系将领派代表见宋美龄,要她拿主意。正如她在回忆中说:&ldo;余日无晷刻之闲,各机关首领纷
纷向余询问对于应付现局之意见,尤以黄埔军校同学代表要求指示为更切。&rdo;于是,宋美龄就召集黄埔系将领开会,要求他们保持冷静。宋美龄向他们说
明未明事变真相之前,切勿遽加断定,勿尚感情;在人们怨恨愤怒的情况下,希望他们不再以行动或语言刺激;同时向他们交底,她已派人到西安了解真
情。宋美龄一再向这些黄埔将领说:&ldo;委员长抚爱诸生如子弟,目前遇此事变,正为诸生敬谨遵行师训之时。&rdo;
由于消息阻塞,真相不明,使宋美龄无法考虑出解决的对策。因此,必须尽快求得沟通南京同西安之间的联系,以便能寻求解决事变的途径。宋美
龄要孔祥熙打电报给张学良,要求张学良指定电台一处,以便能随时取得联
系。接着,宋美龄发电报给张学良,她准备派端纳1前往西安,探明情况,居中调解。12月14日下午,在得到张学良允许后,端纳就负着宋美龄给他的
使命到西安。
端纳到西安后,马上会见了张、杨,将宋美龄给张学良的信交给了张。宋在给张的信中说,希望张本着以往与蒋的关系,为国家大局和民族前途着
想,慎重考虑。端纳从张、杨处了解到西安方面的抗日救国的诚意。他又到蒋介石那里,向蒋谈了南京方面对事变的处置办法,并把宋美龄的亲笔信交
给了蒋介石。宋美龄在信中除了叮瞩蒋保重身体之类的话之外,还特地对蒋说及&ldo;南京方面是戏中有戏&rdo;,暗示蒋,何应钦妄图借机置蒋于死地。蒋介
石当时见信后是禁不住咧嘴哭了,端纳乘此机会劝蒋说:&ldo;我这次是受蒋夫人的委托而来的,到这里之后与张汉卿将军进行了唔谈,对这次事变情况有
了一些了解。我首先告慰您,就是张将军对您并无加言之意,只要您答应他们的主张,他们还是忠心地拥护您做领袖。我认为这不仅是张、杨两将军的
个人意愿,也是全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而且许多西洋人也赞同这样的政见。您若是接受他们的主张,今后将更成为世界的伟人,若是拒绝接受,势必将
成为渺小的人物。国家和委员长个人的安危荣辱全系于委员长自己心思的一转。&rdo;端纳的这番话,对蒋介石不能不是一个震动。端纳在完成了初步的使命后,于15
日飞回洛阳,用电话向宋美龄谈了西安事变的真相,蒋介石的安全状况和张、杨的意图,并说西安方面要求她和孔样熙到陕去磋商释蒋问题。
宋美龄在电话里听了端纳的情况后,顿时觉得解决事变&ldo;发现了第一次希望的曙光&rdo;。
这时,何应钦为了阻止西安与宋美龄的联系,放出空气,说&ldo;端纳来电,实迎合西安心理,欲诱孔、宋入陕,多一重作质者,以加厚其谈判之力量而已&rdo;。在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