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李世民却突然沉下脸,正色对李治道&ldo;治儿,你是太子,以后就是皇帝,对于他人你可以重用,但是绝对不能依靠他们,古往今来有无数个可以参照的例子,他们最终落得什么下场?你要引以为戒&rdo;
&ldo;父皇说的儿臣都明白,但是三哥他不会的&rdo;李治望着李世民,眼中尽是信任&ldo;儿臣相信三哥绝对不会有不臣之心,那天的事情父皇也看到了,若不是三哥受伤的就是我,这份心摆在那里儿臣相信三哥&rdo;
他说的对,但是有谁能受得了那至高的权利的诱惑,李世民突然想起&lso;玄武门之变&rso;,想起李承乾,这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刚刚发生不久,谁能保证李恪以后不会有取而代之的心?不过李治果然不具备当皇帝的资质,反而李恪更加的适合,这一瞬间李世民突然有了要立李恪的想法,不过也仅仅是一瞬间,在看了看面前的李治又打消了念头。
李世民知道对于长孙皇后为自己生的这三个孩子他比其他的孩子投入了更多的感情,就如当时的李承乾,明明知道他不适合做皇帝还迟迟的没有改立太子,现在对于李治也是如此,仍然不愿意废了李治,但是心中却在害怕李治会如李承乾那般的下场。不,不会的,他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已经有了一个李承乾,他不会让第二个李承乾出现。&ldo;你三哥的伤如何了?&rdo;
&ldo;应该好些了,我这两天也没去看他&rdo;自那天离开,每次想起去看李恪心中就会产生犹豫,他就没有再去,也许今天应该去看看了。在离开李世民后李治就让人备车去吴王府,车上李治想起刚刚李世民的反应,他似乎有些松动了,只是他却不知道李世民为什么对于要立长孙皇后的孩子为太子有那么深的执念,明明知道他不是做皇帝的人选还是要坚持,对于李承乾也是如此,难道是因为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喜爱?李治觉得不可能,却又想不出原因。
见到李治,李恪感觉自己心中这两日来的烦躁全部消失无踪,&ldo;九弟这两很忙吗?&rdo;
&ldo;父皇把和亲的事情都交给我了,一时间感觉手忙脚乱的&rdo;李治浅笑,看到李恪自己那颗不安飘着的心顿时安静下来。不过他似乎看到了李恪眼中有几分哀怨,但是又立即否定自己,李恪怎么会有这样的眼神呢?
&ldo;需不需要我帮你&rdo;李恪很想抚展少年聚齐的眉峰,看来如今这样的生活真的不适应少年,他应该快点让父皇下决定,让少年早日脱离苦海,过上少年想要的逍遥闲散的日子。
&ldo;三哥还是好好养伤吧&rdo;
&ldo;我伤的是肩膀,又不是头,所以还是能够帮你的&rdo;看着少年不赞同的眼神,李恪决定明日要去陪着他,&ldo;九弟用过膳了吗?天色已晚九弟不应该出宫的,虽说现下长安安定,若是出了意外怎么办?今日就不会宫住在我府上吧&rdo;
李治无奈的撇撇嘴,李恪还真的把自己当成小孩了,要知道他在现代的年龄可是比李恪大,不过他的关心却令李治感到温暖,&ldo;就依三哥吧,不过我还真是饿了,还劳烦三哥为我准备些东西果腹&rdo;
次日还未等李治起床李恪便已经穿戴好叫他起床,打开门李治看着李恪身上的朝服,&ldo;三哥是要进宫吗?为什么不在家休息?&rdo;
&ldo;总是在府里闷得慌,想出去看看,九弟赶紧收拾一下,我们进宫&rdo;李恪进入房间,少年身上的衣服有些凌乱,睡眼惺忪的样子很可爱。
他这个借口真的很拙劣,别说是两日,就是两个月,李恪也不会感觉到闷的,李治知道李恪如此是因为自己昨日的话,他为自己做的实在是太多了&ldo;三哥的伤怎么样了?你还是在府中修养吧,万一加重了就不好了&rdo;
&ldo;无妨,我又不是女人没有那么娇弱,以前比这更重的伤我都受过,这只是小伤而已&rdo;李恪很不以为然,以前他也是跟随着李世民打过仗,有一次被箭she伤比现在要严重很多,若是这点小伤都受不了以后又怎么能威慑天下?
看他这般,李治知道劝解无效,只好作罢,&ldo;三哥昨日父皇问我禄东赞这个人如何&rdo;
&ldo;禄东赞?&rdo;李恪思考&ldo;这个人是松赞干布手下的一员大将,虽然不识文,但是却有勇有谋,更善于用兵,而且吐蕃进行的很多革新他都有参与其中。而且近日表现的也超出常人,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rdo;
李恪的说法与李世民差不说,这才是识人知名,李恪果然是更适合那个位子,相处时间越长李治越发现李恪与李世民相像,也对他更加的折服,唐朝也只有在这样的人手中才能长治久安盛世不帅。
&ldo;九弟,已经进行了三场考验,吐蕃都胜出了,余下几场不论他们能不能得胜,文成公主都必然会嫁入吐蕃,果然与你说的相符&rdo;如果以前他还有些怀疑李治的话,现在已经是再无任何的怀疑了。
&ldo;是啊,历史没有偏离,文成公主入藏是必然的&rdo;李治叹道,忽然想起如果历史真的不会偏离,那么自己就会登上皇位,成为唐高宗,然后武则天专政,这些他都还能接受,但是李恪以后会死在自己的手中,这个事实他无法想象,更加不愿意让李恪死去。所以不论如何都要去争取,哪怕是螳臂当车。
&ldo;九弟&rdo;李恪唤道,看着突然走神的李治。
&ldo;恩,三哥我们走吧&rdo;注视着李恪唇边的笑容李治心中更加的坚定,这真心对待自己的人他不会让他走上命运的道路的,纵然是命不可违,纵然是要逆天,他愿意试一试去改变一切,他自己能来到这里不就是一个变数吗?
二人到皇宫时,各国的使臣也都准时的到来,让人运来松木百段,李世民说出了此次的考题,这道题是李治出的,要得出答案很简单,也有很多的方法,可是,即使李治看来简单的问题还是难住了很多人,最终还是禄东赞率先想出了辨别之法,他令人将木头全部投入水中。因为木头根部略重会沉入水中,而树梢那边较轻却浮在水面,要辨别出木头根梢显而易见了。
禄东赞的方法不是李治所想的,但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得出了结论禄东赞再次获胜,它是利用密度与浮力辨别,李治很好奇这个禄东赞是不是读过曹冲称象的故事&ldo;不知道吐蕃使者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故事?&rdo;
见李治问所有的人都看向他,想听他能讲出什么故事,李治垂眸微笑&ldo;三国时曹操的儿子曹冲非常的聪慧。孙权曾送来过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但是他们都不能想出称量的办法。只有曹冲说&lso;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的重量,既可以知道结果了。&rso;曹操听了很高兴,照这个办法做果然的得出了巨象的重量。依我看来吐蕃使者的方法与曹冲有异曲同工之妙&rdo;
&ldo;太子殿下,我并没有听过这个故事,不过对于殿下说的这个曹冲却很敬佩,中原文化果然是博大精深&rdo;禄东赞看着少年,从他话中可以推测出这个考验应该是他出的,如此年龄竟有这样的机智,大唐的确不负盛名&ldo;不知太子殿下可还有其他的辨别之法?&rdo;
&ldo;自然是有其他的辨别之法,可以通过树木的年轮辨别,也可以用平衡的方法辨别,不过吐蕃使者的方法却是最简单明了的&rdo;李治命人把他说的方法演示一遍。
第四个考验结束,众人都会驿馆休息,但是第五个考验却来的有些突兀,令众人有些措手不及,这天晚上正在各国的使者为第二天的考验养精蓄锐之时,突然得到李世民的传召,让他们道宫中商议事情,众人都心生疑惑,想着是不是又一次的考验,开始在心中猜测,但是却想不出大唐究竟会出什么测试,只能做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准备。
果不其然,到了皇宫后李世民向他们说出了本次的考验,就是让他们各自回到自己的住处,这个考验一说出立刻有人露出兴奋的表情,不过很快就有人笑不出来,因为看似简单的考验却并不简单,大唐的皇宫建筑极为复杂,而且还很相像,他们也不熟悉,来的时候因为有人带路他们并没有记路,现在由自己走出去有很大的难度。
今天的皇宫注定了是一个不眠之夜,各国的使臣像是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可是却没有找一丝光亮让他们可以随之出去。但是有一个人是例外,这人仍然是禄东赞。也许真是是幸运女神的关顾,想到初来乍到长安,路途不熟,为不致迷路,禄东赞就在关键路段特别留意了一下,做了记号,结果,他就是凭着自己事先做好的记号,再次地取得了胜利。
在休整了一日后,第六个考验接踵而来,大殿上但见衣著华丽、相貌仿佛的100名宫女,分左右两队依次从宫中排开,轻盈、潇洒、俊美,看的人眼花缭乱。使者都没有见过文成公主,一下蒙在当场,不知该如何辨认出哪位才是文成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