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我的发现说给某一听。
他觉得有点儿好笑。
他因为从小到大都在上海辐射的范围,对于寒暑假的旅程并没有强烈的印象。
我说:春运的时候,连座位底下都有人。半夜停靠在大站,还有人在窗外叫卖。
某一说:反而觉得那样更有年味,想想还挺有趣的。
窗外的风景,一路变换。
从黑白色调的水乡。
到绿意盎然的平原。
驶过高高的架桥。
穿过幽幽的隧道。
第一次过隧道时,还挺激动,后来发现隧道挺多的,就每次过隧道时都和某一搞小动作。
其实过隧道时并没有完全黑暗,窗子的映射反而清晰,有点儿刺激。
也许绿皮火车的记忆一去不复返了,这就是新时代高铁的风情吧。
到天津下火车时,还没产生故地重游的感觉。
当出租车一点点驶入市区。
出现一个个熟悉的路牌。
啊,回忆扑面而来。
仿佛耳边响起了大学时代坐公交车时听过的一站一站的站名。
我给某一介绍一些地标。
其实某一对天津并不陌生,他来这边出差过多次了。
我们就像彼此的导游,看到一个地标,我有些大学时的回忆,他有些应酬观光留下的印象,互相交流。
声音透过口罩,像在梦里。
特别没出息的,当看到大学门口,我眼睛就湿了。
伟岸的塑像。
楼顶的星标。
那句从大学第一天就印象深刻的话。
站在马路对面,我跟某一说:我一直觉得自己薄情寡义,当年坚决的离开这个地方,一晃六年没再回。
某一说:算上大学的四年,正好你是十年前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