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张虔分手时,他俩正在筹拍毕业作品。
拍电影是个烧钱的事儿,张虔父母是文艺圈的,他自小接触的人也是圈中人,找投资容易些。而且他本人又很擅长说服人,加上第一次拍片,阵仗无需太大,那点投资很容易找到。
分手后的某一年,叶阳不知因何故想起这茬,凭着记忆搜索了他们的电影,发现的确拍出来了,七十多分钟的长故事片,还获得了当年x京大学生电影节的最佳影片。
处女作能得到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拿奖的意义不止于奖金,而是能帮助他们得到业内的关注。
叶阳寻着这片子又点开了盛超的百科,发现他们之后还合作拍了另外一部片子。
这片子虽然也没上院线,但拿了很多国际类的奖项。
这是国内青年导演很通用的一条出路。
鲜人时拍片送出去评奖,用奖项博关注度,用奖金收回成本。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后,能找到更多投资,有钱做宣发了,就上院线。
叶阳当时觉得,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张虔他们很快就能得到国内大电影制片公司的关注,因为那几年国内挺多扶持青年导演的计划。
盛超第三部电影就上了院线,叶阳还专门去电影院看了。
只不过盛超那电影的风格跟他之前的风格完全不一样。怎么说,技术肯定比之前成熟,但加了很多哗众取宠的商业元素,三俗段子一个接一个,票房倒是不错,但就电影本身来说,的确模糊了他原本的风格,泯然众人了。
而叶阳扫遍片头和片尾的署名,没再看到张虔的名字。
叶阳当时就有了不好的预感。
电影得到的投资多,资方的要求也就越多,因为哪个资方也不是傻子,平白无故给你出钱搞艺术。已成名的大导演还经常在资方的压力下改剧本加植入,就更别说青年导演。叶阳想,盛超这片子弄成这样,多半有资方的功劳。
张虔想做独立电影的初衷,就是为了不让电影受资本携裹。但做独立电影很难,得创作者足够坚定和自信,坚定到但凡想动剧本的投资一概不要,自信到自己不妥协,将来也会成功。而那电影没有张虔的署名,叶阳只能理解为盛超妥协了,而张虔不愿意妥协,所以离开了。
叶阳把手搭在他肩上,跟着看了几眼,还是决定确认一下自己的猜测:“盛超呢,你们怎么分开了?”
张虔抬手摸到了从他肩上垂下来的手,细细摩挲道:“理念不合。”
叶阳问:“是因为商业化的缘故?”
张虔没吭声。
叶阳问:“他要,还是你要?”
张虔没回答,而是反问:“你说呢?”
叶阳顿了一下,叹息道:“看他后来的电影,感觉妥协了挺多。”
张虔没再说话。
叶阳也没再说话。
良久,张虔侧身抬眼看她。
叶阳低下眼来,和他四目相对。
不过几秒钟,张虔将她拉到身前,让她岔坐在他身前,和她接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