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德俄和平条约签署是大概率的事件,帝国远征第二集团军在东线战场上独力难支,必要的时候,可以退回克里米亚地区静候战机,不要做无谓的牺牲。”李福寿说道。
他拿起茶杯饮了一口,目光环顾众人,最后落在了陆军元帅莫如峰的身上,开口继续说道;“如峰元帅,这只是我的一已浅见,主要是不想第2集团军承担太大压力,毕竟咱们是去帮忙的而不是打主力,用不着与德军死磕。但具体如何行事,还要看你们陆军参谋总部方面的意见。”
“启禀陛下,陆军参谋总部综合当前东线战场形势,以及第2集团军司令段祺祥上将的作战计划,依然以固守基辅地区为目标,暂时不考虑撤退至克里米亚半岛。”莫如峰元帅站起身来抱拳施礼,语气坚定的说道;
“参谋总部做出这样的决定,理由有三;
第一,第2集团军司令段祺祥上将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向来行事慎密,代表第2集团军请战愿望强烈。
不战而退,将会极大的挫伤第2集团军官兵高昂的士气,并非上策。
第二,基辅作为整个乌克兰地区和俄国西部工业,经济和交通中心,道路四通八达,位于乌克兰大平原上,非常有利于帝国远征军装甲兵团快速突击,纵深分割穿插,充分发挥战斗力。
基辅城市防御基础好,防御要塞建造坚固,能够抵御大口径火炮的正面轰击。派遣少部分兵力就可以完成固守,从而腾出手来组织机动兵团,对入侵之敌实施打击。
第三,第2集团军在驻守基辅期间,收容了大量俄军部队,其官兵编制较为完整,再补充了部分步兵武器和火炮之后,作战能力完全可以信任。
沙俄军队士兵并非熊包软蛋,受制于后勤供给力量的严重不足,两个人才有一杆老式步枪,一天只能吃一顿黑面包,有时甚至这样的后勤也达不到。
第2集团军在收容沙俄部队之后,加强了对其后勤供给,虽然不能说吃的多好,但是每天两顿饱饭还是可以供应的,还有少许的香烟和巧克力供应军官。
在对沙俄军队武器进行补充之后,面貌已经焕然一新。
经过审慎评判
西线战场上的白俄军队较为精锐,虽然大部分都是文盲,战技粗糙,连排协同作战能力差,但这是训练的原因。
这些白俄士兵身体强壮,作战勇猛,就像骡子一样能够忍受恶劣的待遇和环境,俄军后勤供给不上时,连续饿上两三天还能打仗,这在其他部队简直难以想象。
段祺祥上将有信心率领这些沙俄士兵,击退任何进入西乌克兰地区的同盟国军队,唯一的条件就是要加强后勤供给,让这些沙俄士兵不再饿肚子。”
“现在收拢了多少沙俄士兵?”
“根据第2集团军最新汇报;总数约在57~58万人之间,一些组织混乱的散兵游勇他们没有收,给点粮食打发回国了。现在这些白俄军队挑的都是精锐,战斗力可以信任。”
“若后勤供应充足,还能收拢多少士兵?”
“若是仅挑选精锐的话,当前乌克兰地区约有260多万俄军,至少也可以再挑出几十万人来。”
“那没问题,让第2集团军多收拢一些前沙俄军队,为应付今后东线战场的复杂局面做准备,后勤上面加强对东线战场的供给,参谋总部应该配合内阁有关部门做出妥当安排。”李福寿改变了主意。
李福寿的初衷是保存实力,毕竟士兵们都是华人子弟,帝国公民,他可不愿意在东线战场上折损太多。
但东线的第2集团军战意满满,不愿意不战而退,这对视荣誉为生命的军人而言,实在难以忍受。
而且参谋总部陈述的三个理由确实很有道理,第2集团军收拢的白俄士兵是极好的炮灰,军队士气高昂,地理条件有利于充分发挥战斗力,完全有信心硬碰硬打一仗。
李福寿从善如流,转而支持陆军参谋总部的意见。
大洋帝国这样的工业强国打仗相当豪气,地面上的炮兵轰,空中的飞机炸,铁甲洪流乌泱泱的淹没敌军,作战方式领先于时代。
缺点就是资金耗费多,对后勤供应依赖性强,白刃战水平不高。
帝国军队打短兵相接的堑壕战时,标准的做法是先甩手榴弹炸一通,然后冲过去用03式轻机枪扫两梭子子弹,最后再用刺刀解决残余敌人。
以俄日两国为代表的战斗方式就寒酸的多,一般子弹打了几十发就没有了,动辄白刃冲锋,规模大的成千上万都有。
所以在日俄战争中,常常看见双方白刃拼杀,这在大洋帝国军队的作战方式中极少看到,军队也不提倡。
这不能说大洋帝国士兵勇敢精神不足,只能说步兵战术理念的区别,工业国和农业国实力的差异,没有足够的炮弹子弹供应,只能用人命往里面填。
收拢了近60万白俄士兵,第2集团军麾下总兵力达到96万余人,很有信心在东线战场打出光彩来,与德国人别别苗头。
如今在东线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