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周夫人又有些着急,皇上看起来确实挺宠姜瑶的,但是男人的宠爱,哪有天长地久的,“礼部怎么还择不出个大婚日子,等我催你父亲去打听一下。”她的意思,姜瑶赶紧大婚,然后趁着还有宠爱,赶紧生子。
也就择个日子而已,按正常流程,确实应该定下来了,姜瑶却忽然想起一事,不会萧协还没放弃建行宫的打算,所以才一直没定下来吧?
周夫人见她似有担忧,又赶紧道,“早几天晚几天的都一样,反正圣旨已经下了。”
随即她又把箱子往姜瑶那边推,皇上宠姜瑶吧,她担心,可万一皇上厌了姜瑶,更糟糕。
“母亲可还有别的事?”姜瑶岔开话题。
周夫人有好多话想跟姜瑶说呢,比如御夫之术,比如掌家之术,她后悔没早点教给姜瑶。
姜瑶听了一会儿,可能是那碗安神汤的药劲儿还没过,她又有点困了。
“困了就赶紧回去休息。”周夫人心疼道。
姜瑶清醒了很多。
“对了,你外祖前两天来信了,这是给你的。”周夫人又想起一件事。
外祖?姜瑶脑中蹦出一个有些板正的脸孔。
姜瑶的外祖,也就是周夫人跟大周夫人的父亲,致仕前是翰林院一位侍讲。这位周老爷子当时也是个让人津津乐道的人物,不是因为他的学识或者什么,只因他没儿子,却生了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大周夫人跟周夫人。
姜瑶也是从周夫人身边的嬷嬷嘴里听说的,想当初,京城谁不知道,周家姐妹俩的美貌才情,到周家提亲的人几乎踢破了门槛。
最后大周夫人嫁给了裴家长子裴林,周夫人嫁给了安平侯。一个小小侍讲家的女儿,竟一下嫁入两个高门,可不跟传奇一样。
周老爷子也一跃成为京中有身份的人。
可周老爷子并没有因此怎么样,还是继续做他的侍讲,等年纪大了,就告老还乡,在家乡开了个书馆。
对此,周夫人一直耿耿于怀,老爷子跟母亲年纪都大了,又没儿子,她这个女儿,就跟半个儿子一样,他致仕后,正该留在京城,让她好好孝敬他们。不然焦州离京城这么远,万一哪天他们有个什么事,她都来不及帮忙,岂不抱憾终生。
可周老爷子脾气也硬的很,就打定了主意留在焦州。
没办法,周夫人只能时常去看望,平时多让人往那边送东西。
知道老两口膝下空虚,她每次去,都必带上姜鸿跟姜瑶,有时还会特意让两个人在那里住上一段时间,让老两口能享享天伦之乐。
好像隔辈就是会亲一些,姜瑶的记忆里,周老爷子每次见周夫人都硬着脸,有时还会因为不想来京城的事吵两句,可是他对她还有姜鸿却总是有些笑意的。
对了,还有外祖母秦氏,会做各种好吃的东西给他们兄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