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0枚火箭弹和200枚反坦克导弹,再加50挺127毫米机枪的火力。而且经过2个多月的运作,已经从昌河的2条生产线每天可以&ldo;吐出&rdo;4-5架12吨级的中型电动直升机!这是多惊人的生产力啊,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杰作。
在座的将领精神大为振奋。当然对这个涉及前方将士生命和战役成败的作战方案,大家都提出了很多的质疑,尤其是前方将领补充了许多可操作的部分。
正在讨论到高潮时,一位参谋神情严肃地进来,对王刚和刘部长低声耳语了几句,会场顿时寂静无声。只听到刘部长激动地说道:&ldo;美国兵也上战场啦?&rdo;
&ldo;让参战的那位中队长直接向曾司令员报告。&rdo;王刚下令道。
参谋去连接通讯时,王刚对大家说道:&ldo;54军的陆航兵团三中队在直升机空战中击落了1架&lso;阿帕奇&rso;,并从中俘虏了2名美国人。&rdo;
引起了与会者的震惊,难道美军直接参战了吗?等了一会儿,会议厅的大屏幕出现了一位少校的精悍的面容。
三中队队长吴志强少校充满自豪地报告道:&ldo;报告首长,从8月初以来,我军的陆航兵团与印军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印军以&lso;阿帕奇&rso;与&lso;基沃瓦人&rso;配对攻击我地面目标,如防空导弹阵地、炮兵阵地和指挥所等,而&lso;山猫&rso;和印制的alh武装直升机配对则与我直升机作战。由于我军采取守势,作战在我军控制的地域进行,我们有地面雷达和防空力量的支持,直升机大战中总是能获得大比分的胜利。可是最近却有好几架阿帕奇专门单独与我直升机格斗,他们都是些技艺高超的飞行好手,多次击落、击伤我武装直升机。好在战斗都在我方地域进行,损失还不大。其中一架编号为104的阿帕奇已击落、击伤我wz-11各1架。
&ldo;师领导指示我们一定要打下他们的嚣张气焰,今天我们中队终于设计把
&lso;104&rso;引入了我们的伏击圈,以1架wz-11负伤为代价把它击落了。它肯定发出了求救信号,随后引来了大批的战机和营救直升机。在空军的配合下我们赶走了这支营救队。这架阿帕奇是发动机被打坏后迫降的,我们的突击队将其包围后,竟钻出了2个美国人,他们穿的是普通飞行服,没有印军或美军的标记。他们自称是志愿人员。现已把他们送到了楚舒勒基地,已出动米-26去吊运那架损坏的阿帕奇。&rdo;
王刚十分重视此事,指示前指和中央突击师在保护好这2个美国人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打乱印军的部署。
王刚最后作了总结:&ldo;从汇总的情报来看,一场中印之间的边界冲突已经演变为中国抗击西方帝国主义代理人的战争,俄国也迫于商业竞争的压力向印度提供了武器采购贷款,大批先进武器再次将印军装备起来,前线的我军面临着沉重的压力。但是美国对印度表面上的&lso;慷慨&rso;掩盖不了其自私的本质。&lso;阿帕奇&rso;在海湾战争时,在地势平坦的沙漠地带发挥了效用,但在科索沃战争中就未起作用,美军现在已经开始淘汰了。oh-58d也是美军正在淘汰的机型,他们并没有把&lso;科曼奇&rso;给印度。所谓帮助印度加强网络安全,大家都看到了,纯粹是设置了一个陷井。美国人完全是拿中印边界冲突这个战场作试验场。美国人的介入给我们的作战带来了困难,好在我们在前阶段的作战中得到了实战的锻炼的机会。
&ldo;我军在东线取得的胜利给印军的震动很大,但面子上还下不来,在美国人的大力煽动下还想奋力一搏。印度人应该认识到这是他们在雨季结束前最后一次大反击的机会了。有了&lso;海鹞&rso;、&lso;虎式&rso;直升机和&lso;勒克莱尔&rso;坦克的教训,印度肯定加强了防范措施。希望你们能最终撕下他们的面子。从部队来讲希望有更多的实战锻炼的机会,但作为边界冲突还是要适可而止,及早了结。中央希望你们能&lso;一战定天下&rso;。美国人的参与又怎么啦,我们打好了,就是双重威慑。
&ldo;你们要求的240架直升机、140架隐形歼-17完全能满足。你们的胜利喜讯真是鼓舞人心啊,刘部长去&lso;成飞&rso;和&lso;西飞&rso;给予嘉奖,作了鼓动。全厂都沸腾起来了。后方的支持是有保证的。
&ldo;现场的军事指挥你们有临机处置权。我只提一点看法。中央突击师要很好地隐蔽企图,印度人可是很注视你们的,要寻找机会给他们来一下狠的,打乱他们的部署,也打掉西线印军的锐气。
&ldo;56军、57军、第2陆战师、38军、23军、46、47、48军等部队的撤离,和进驻西线的54军、第21军;进驻东线的第1军、63军、第1陆战师的进驻一定要衔接好,不能有薄弱的时刻。&rdo;(13军、14军仍留在东线作战)
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迎战的方略:既硬又巧更狠。参谋部人员在总部专家的支持下根据会议确定的方略策划应对&ldo;阿格拉&rdo;的&ldo;藏羚羊&rdo;作战计划。
我军加紧厉兵秣马,展开了繁忙的备战工作。回防的几支部队留下了全部的重装备和弹药物资,也都都留下了精干的参谋人员向新来的部队进行较长时间的交接工作。还动员了一批符合复员和转业官兵就地安置,政府拨付了优厚的安置费,等于留下了一支强大的后备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