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台心底略有些欢喜起来,从她的话语中不难猜出这个搭档绝非风花雪月下浸淫的孩子,一定是一个受过高等文化教育的人。
&ldo;人生实难……&rdo;明台说,&ldo;这是《左传&iddot;成公二年》中所提,陶渊明拿去做了自祭文。&rdo;
于曼丽抬头看他,低声道:&ldo;也是我的自祭文。&rdo;
明台淡淡一笑,问:&ldo;你在湖南读的书吗?&rdo;
于曼丽摇摇头。
&ldo;那就应该是北平了。&rdo;明台继续猜测。
于曼丽一愣,手中的针线停住了。
&ldo;嗯,有谱了。让我来想一想,北大老,师大穷,唯有清华可通融。&rdo;明台自鸣得意地在屋子里转了一圈,&ldo;看你这么穷,一定是在师大,被一群穷教授给熏穷了。&rdo;
于曼丽&ldo;扑哧&rdo;一声笑了出来。
明台见她笑了,便试图再次打破一层隔膜:&ldo;人都说择校如择婿。你看,我们两个活蹦乱跳的人平白无故择错了学校,简直像在坐牢。&rdo;
于曼丽听到&ldo;坐牢&rdo;两个字,脸色变得灰暗起来,眼睫毛也翻盖下来,一颗晶莹的珠泪冷凉地落到绣花荷包上。
看到于曼丽的眼泪,明台顿时感到手足无措。他没想到纯出善意的引导,居然引来了她的眼泪,于曼丽深潜在心的防线开始慢慢瓦解。
&ldo;你有什么故事吗?&rdo;明台问。
于曼丽忍着泪,哽咽了一下:&ldo;我只是有些不明白,你是个名门少爷,过的应该是锦衣玉食的日子,为什么要到刀尖下来讨生活呢?&rdo;
&ldo;我,我爱国。&rdo;
于曼丽淡淡一笑道:&ldo;……我想爱国,就看国家给不给我机会了。&rdo;
明台被她这一句没头没脑的话给噎住了。
&ldo;你在军校里待了多久?&rdo;
&ldo;整整一年了。&rdo;
&ldo;整整一年?&rdo;明台疑惑道,&ldo;以你的资质,早该毕业了。&rdo;
&ldo;他们说要给我找一个好的搭档,所以就一直等到现在。&rdo;说完,于曼丽继续低头绣着钱袋。
明台觉得不可思议:&ldo;如果,我要不来,你要等不到呢?&rdo;
于曼丽&ldo;嘶&rdo;的一声,手从布料里伸出来,只见血从洁白的皮肤上沁出,答非所问道:&ldo;见血了!&rdo;
明台若有所思。
第二天,明台就把一份&ldo;学习计划&rdo;放到了王天风的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