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名将之死 资源百度 > 第42章(第1页)

第42章(第1页)

安徽寿县的八公山想从历史中抽身,已无可能。一个与军事息息相关的成语,已经牢牢楔入人们的记忆:八公山上,草木皆兵。这个成语的主角儿苻坚,也是员名将,但不是本文的话题。

在离寿县县城十五里外的八公山纪家郢放牛山,南坡有处埋没在荒草中的土堆。其基础由条石砌成,周长约三十米,高约二十米。背东靠山,面对平原,前面一里开外,就是奔腾不息的淮河。它是什么呢?前面竖着的那块石碑,上面写得清清楚楚:&ldo;赵大将军廉颇之墓&rdo;。

原来,这里是已故英雄的落脚点。

廉颇长眠于此,想来也不奇怪。自古以来,淮河作为天险,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苻坚所在的南北朝不说,南宋和金,争夺也很激烈。将军难免阵前死,他们在此定居,算是顺理成章。

可问题在于,廉颇并非在此阵亡。他客死于楚,实际上是抑郁而终。对于将军而言,这几乎是最差的结局。为国战死乃本分所在,会侠骨留香,就像马援的话,马革裹尸。抑郁而终是庸人的死法,壮夫不为。

都知道廉颇是赵国的大将军。将相和谐,共御强秦,彪炳史册,怎么会突然跑到楚国,并且客死于此?

估计老将军本人,临死也都没弄明白。这实在是一场噩梦,突然之间就有股不知名的力量,对他的人生实施强制变轨,让他的结局彻底转向。

廉颇不解,我亦不解。历史有知,一定会在此瞪大眼睛。

时代背景

《史记》第八十一卷,是《廉颇蔺相如列传》。开篇第一句话,颇有盖棺定论之意:&ldo;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rdo;

赵惠文王就是赵武灵王和吴娃生的儿子赵何。

作为赵之良将,廉颇此前一定还立过不少战功。但在司马迁眼里,或者说在时人眼里,那些战功要么经历大致相同,要么影响不够巨大,所以这场针对齐国的战争,被当做廉颇的成名作。

成名作不是处女作。在此之前,廉颇曾经多次带领兵马,抗击秦军。可以这么说,成就廉颇名声的,主要是秦国和齐国。之所以如此,是地缘政治的产物。

赵国之初,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率先崛起,成为最强大的国家。战国期间的第一个著名战例桂陵马陵之战,魏国之所以能成为主角儿‐‐反一号也是主角儿‐‐之一,都是魏文侯打的基础。出头的椽子先烂。魏国东征西讨,实力不断消耗,逐渐衰落,接力棒又传到了齐国和秦国手中。

第41节:瞧瞧他的暴脾气(2)

魏国崛起时,赵国在当时的政治版图上,还是个二三流的国家。一个小小的中山国,就能把赵国弄得鸡犬不宁。这就是赵武灵王强力推行胡服骑射的时代背景。赵武灵王雄才大略,能强硬,也懂得韬晦。公元前323年,公孙衍投奔魏国,被任用为将。他推行合纵,发起&ldo;五国相王&rdo;动议,建议魏、赵、韩、燕和中山五国,互相承认王位,联合对抗齐、楚、秦这三个大国。赵武灵王婉言谢绝道:&ldo;我们实力还很弱小,不够称王的资格。&rdo;不但不称王,反倒自降一格,令国民称自己为&ldo;君&rdo;。

那时的赵国,埋头干事业,一心求发展。廉颇初登历史舞台时,东方的齐国最为强大,秦国也在不断崛起。而内功练成的赵国,正好夹在两国之间。

一句话,秦国东来,赵是目标;齐欲西去,赵也挡道。这种地缘政治格局决定,赵国必须要受它们的夹板气。如果赵国还像过去那样,是个二三流的弱国,那也好办,不会有什么矛盾,屈膝事人,不难苟且偷生;偏偏赵国已经练出金钟罩铁布衫,实力大振,自然不肯低头。

战事因此不可避免。

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想称帝,但又畏惧东方的齐国,于是先尊齐湣王为东帝,自己号称西帝。两国约定,合兵攻赵,将这个新兴国家彻底瓜分。消息传开,最着急的却不是赵惠文王,而是燕昭王。为什么呢?在此之前,齐军大举攻入燕国,燕国国都蓟沦陷,国王被杀,险些灭亡。如果赵国被灭,那么齐国进一步强大,齐燕之间的实力对比,将越发失衡。于是燕昭王立即派出间谍苏秦,前往齐国游说,&ldo;攻赵不如攻宋&rdo;。苏秦拨动三寸不烂之舌,力谏齐湣王放弃帝号,&ldo;令天下爱齐而憎秦&rdo;。

齐湣王被苏秦打动,放弃帝号,灭了宋国。当时的宋国,版图囊括淮河泗水间的全部地域,土地肥沃,生产发达,尤其是大都邑定陶有丰富的税源,韩赵魏三国,无不垂涎。尽管齐国没和秦国结盟、共同伐赵,但齐赵之间的矛盾,依旧在加剧之中。

齐不伐赵,赵就攻齐。于是廉颇披挂上马,带领部队向齐国推进。他指挥得力,进展神速,最后取得大捷,攻克了阳晋。廉颇因为这项军功而晋升上卿,进入国家的核心决策层。

卞和赌玉

对于后世而言,廉颇一生最闪亮的故事,并非军功,而是&ldo;将相和&rdo;。将相和的起因,又是一块石头:玉石。所谓和氏璧。

这块玉璧,是楚国人卞和从荆山里采到的,所以叫做&ldo;和氏璧&rdo;。这样的宝物平民不能享用,也无法享用。如果不献给君王,搁在卞和家里,作用甚至还赶不上普通的石头。因为石头可以砌墙,玉未必合适。于是卞和就捧着这块璞玉,前往国都,准备献给楚厉王。当然,那时它还没有加工,从表面看跟普通石头并无两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