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名将之死 资源百度 > 第177章(第1页)

第177章(第1页)

宁锦大捷(1)

袁崇焕与皇太极彼此心照不宣,在和谈的幌子下,都达到了各自的一半目的:袁崇焕修好了锦州,但大小凌河尚未竣工;皇太极只屈服了朝鲜,毛文龙则毫发无损。  各自达到目的,难免图穷匕见。当年五月初六,皇太极撕破脸皮,以&ldo;明人于锦州、大凌河、小凌河筑城屯田&rdo;,缺乏和谈诚意为藉口,亲率主力西出沈阳,进攻宁锦。十一日,大军开到锦州,距城一里扎营。此时太监纪用监军,总兵赵率教驻守锦州,负责筑城。朝廷已派尤世禄前来替代,并派左辅为前锋总兵官,驻守大凌河,但尤世禄还没到位,左辅也没赶到大凌河,敌军已经开来。左辅随即撤入锦州,赵率教则派人出城,借口和谈拖延时间。这样的和谈当然不可能有结果。只是后金连攻数日死伤惨重,依旧被坚城大炮所拒。  面对赵率教雪片般的告急文书,以及朝廷催促出兵解围的命令,袁崇焕丝毫不为之所动。是畏敌避战吗?当然不是。敢于单骑阅塞、夜穿山岭的人,怎会缺乏胆量。确切地说,袁崇焕的问题不仅不是胆量小,恰恰相反,就在于胆量太大。否则后来何至于此。  众所周知,后金骑兵纵横无敌,明军大炮威力巨大。离开坚固的宁远与皇太极野战,毫无疑问是以己之短,博敌之长。果真如此,王化贞广宁惨败的悲剧,很可能再度上演。所谓上兵伐谋。既然后金军队擅长围点打援,那么不去凑这个热闹,就是最佳选择。  从宁远到锦州,要经过松山、塔山、杏山等多个城堡,基本相当于一个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不同于并联电路,任何一个节点出现问题,都会断路。民国末年,林彪指挥东野打锦州,具有陆海空优势的国民党军最终还是被挡在塔山之外,可谓借鉴。  袁崇焕于是上疏朝廷道:  &ldo;奴围锦州甚严,关外精兵尽在前锋,今为贼拦断两处,夷以累胜之势,而我积弱之余,十年以来站立不定者今仅能办一守字。责之赴战力所未能,且宁远四城为山海藩篱,若宁远不固则山海必震,此天下安危所系,故不敢撤四城之守卒而远救……&rdo;  一句话,他认为当前凭宁锦两军的实力,不足与敌军决战。  大约是受到的压力太大,或者是他想换个方法提醒朝廷,不能拿出所有的家当跟敌军赌博,后来他又这样说道:  &ldo;臣意责令三屯总兵孙祖寿,于蓟镇挑选马步精兵一万五千而任其自择。关外精锐已绊于锦,今只可五千合之宁城三万五千人,人人精而器器实,满、孙二帅直则为前后,横则为左右;总兵尤世禄为前锋,臣自行劲后……决一死战以达锦州,又合锦之兵马奋击,令夷匹马不还。拼此三万五千人以殉敌,则敌无不克。&rdo;  拼光宁远的三万五千人,不惜殉敌,别说朝廷,就是总督阎明泰也不能答应。他这样奏报朝廷:&ldo;今天下以榆关为安危,榆关以宁远为安危,宁远又依抚臣为安危,抚臣必不可离宁远一步。而解围之役,宜专责成大帅。&rdo;这个建议得到首肯,诏令&ldo;宁抚还在镇,居中调度,以为后劲。&rdo;  根据这个精神,袁崇焕命令满桂和祖大寿带领四千精骑前往增援,自己并未出动。而满、祖二将推进到笊篱山一线,便被后金军队阻截,只得退回塔山。不亲自增援,并不意味着置锦州于不顾。袁崇焕致信赵率教,声称&ldo;调集水师援兵六七万,将至山海关,蓟州、宣府兵亦至前屯,沙河、中后所兵俱至宁远。各处蒙古兵,已至台楼山&rdo;。&ldo;巧&rdo;得很,使者被后金俘获。皇太极一见,立即收缩兵力,聚集于城西,以防援军。就这样,拖到二十六日,后金已在锦州城下耗费十五天时间。时值酷暑,人马疲惫,士气低落。皇太极无奈,只得兵分两路:一部在锦州城外凿壕沟三道,以为包围;皇太极亲率人马,前去宁远碰运气。  二十八日,后金兵临宁远城下。袁崇焕下令部队在城外列阵,以城墙为依托,用火炮为掩护,与敌周旋。皇太极打算狂飙突进,发起猛攻,贝勒阿济格也急于交战,但大贝勒代善、二大贝勒阿敏、三大贝勒莽古尔泰&ldo;皆以距城近不可攻,劝上勿进,甚力&rdo;。皇太极闻听大怒:&ldo;昔皇考太祖攻宁远,不克;今我攻锦州,又未克。似此野战之兵,尚不能胜,其何以张我国威耶!&rdo;  两军骑兵随即展开激战。矢镞纷飞,马颈相交,刀兵搏击,人喊马嘶。满桂身中数箭,坐骑被创,尤世威的坐骑也被射伤。双方战成平手,局面一时难下。  城外骑兵接战,城上炮火支援。袁崇焕亲临一线指挥,&ldo;凭堞大呼&rdo;,激励将士,协力还击。参将彭簪古以红夷大炮击碎八旗军营大帐一座,其他大炮则将&ldo;东山坡上奴贼大营打开&rdo;,后金军伤亡惨重。后来监军刘应坤奏报:&ldo;打死贼夷,约有数千,尸横满地&rdo;。后金贝勒济尔哈朗,大贝勒代善的三子萨哈廉、四子瓦克达全部重伤,游击觉罗拜山、备御巴希等被射死;蒙古正白旗牛录额真博博图等也战死。

宁锦大捷(2)

宁远血战,锦州不闲。二十八日,明军突然杀出锦州,突袭得手后又迅速撤回。战报传到宁远,皇太极深感局势不利,只得从宁远撤军,合力攻打锦州。六月初三,后金发起最后一轮猛攻,但依然未能得手;恰恰此时,毛文龙又在敌后打响,出兵攻击昌城与辽阳。  没办法,那就撤吧。初五凌晨,皇太极灰溜溜地撤军。  战后赵率教疏报战果,后金兵伤亡&ldo;不下二三千&rdo;;太监纪用奏报:&ldo;初四日,奴贼数万,蜂拥以战。我兵用火炮、火罐与矢石,打死奴贼数千,中伤数千,败回贼营,大放悲声。&rdo;袁崇焕也上奏朝廷,着重强调满桂的功劳:  &ldo;十年来,尽天下之兵,未尝敢与奴战,合马交锋。今始一刀一枪拚命,不知有夷之凶狠骠悍。职复凭堞大呼,分路进追,诸军忿恨此贼,一战挫之,满镇之力居多。&rdo;  袁崇焕与满桂一度不睦,曾经请求将他调走;王之臣调满桂为山海关总兵时,袁崇焕又上疏反对。尽管如此,此时袁崇焕依然积极为之请功。  袁崇焕也没有忘记毛文龙:&ldo;孰知毛文龙径袭辽阳,旋兵相应,使非毛帅捣虚,锦宁又受敌矣!毛帅虽被创兵折,然数年牵制之功,此为最烈!&rdo;  如果说此前的宁远血战只是精神鼓舞,那么宁锦大捷就是名利双收。可尽管前方得胜,依然还有高居台省的文臣口沫飞溅,说长道短。河南道御史李应荐弹劾袁崇焕&ldo;假吊修款,设策太奇,项因狡虏东西交讧,不急援锦州,此似不可为巡抚。&rdo;被魏忠贤把持的皇帝,御批道:&ldo;袁崇焕暮气难鼓,物议滋至,已准其引疾求去。&rdo;因为父亲病故,袁崇焕此前多次要求离职守制,朝廷都不同意,宁锦大捷后,他一请病假,便获批准。更可笑的是,论功行赏,袁崇焕不过涨了一级工资:&ldo;文武增秩赐荫者数百人,忠贤子亦封伯,而崇焕止增一秩。尚书霍维华不平,疏乞让荫,忠贤亦不许。&rdo;  要知道这个霍维华可是阉党。也就是说,这事阉党自身都看不下去了。  袁崇焕两次在宁远挫败敌军,虽然没能从根本上改变辽东的被动局面,但也让后金尝到了厉害,从此再不敢轻易出兵,为明朝赢得了调整巩固辽东防御体系的宝贵时间。可惜的是,就在宁锦大捷的当年,明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民变在陕西爆发。其中一个当时毫不起眼的小角色李自成,后来给了明朝致命一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