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太监往事秋水亦寒全文 > 第20章(第1页)

第20章(第1页)

陈蕃,这个名字在汉末是很响亮的。

如果说李膺的抗争多少还有点为豪门大族争口气的意思的话,那么陈蕃的抗争则是很单纯的‐‐国家为重。

陈蕃字仲举,淮北汝南人,少爱读书,名言:&ldo;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rdo;由此引发的成语:&ldo;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rdo;。那个时代光读书不行,书要读得多,品行也要好,这两样都达到了,名气自然就大,何况陈蕃的祖父曾任河东太守,虽说到了他这一辈家道中落,但宦门之后的书香气还在,终于在二十岁上,陈蕃在朋友的举荐下以孝廉入仕,做了郎中。

当李膺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到处剿灭为非作歹的宦官子弟时,陈蕃正在做乐安太守,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同僚们都在逃命,便问缘由,得到的答复是:快跑吧,朝廷派人来审查政绩了!

陈蕃很奇怪,便问:审就审他的,跑什么?

同僚们说:此次不同,因为来的人叫李膺!

陈蕃说,那你们赶紧跑吧,我不走,因为我没有贪污过一分钱。

不久,同僚们又回来了,说快出去迎接吧,贵人来了。

陈蕃问:谁?

同僚说:大将军梁冀的使者(其时梁冀尚未倒台),奉将军之命来让你办点事。

陈蕃说:等他来了再说。

一会儿有人禀报:大将军使者求见。

陈蕃说:不见,我是国家的太守,不是某人的家奴。

过一会儿又来禀报:大将军亲自来见!

这次陈蕃反应很快,蹦起来就往外走,赶紧去迎接。虽说骨头要硬,但心眼也不能缺,凡事讲究个度,刚正不阿没有错,可绝不能呆板。

走出去一看,梁冀连影子都没有,还是那个使者坐在位置上安然品茶。

陈蕃问:大将军呢?

回答:不这么说,你能出来么?

于是乎,陈蕃大怒。

谁都可以戏耍,唯独读书人戏耍不得,圣贤子弟,岂容戏谑?不教训教训你真是有辱先贤,随着陈蕃一声令下,皮鞭子劈头盖脸就甩了下来,一阵哀嚎之后,使者被活活打死,陈蕃也光荣离职,被贬为县令。

这就是陈蕃,一个纯粹的人。

顺帝死了,梁冀上台,接着梁冀死了,宦官上台,风风雨雨几十年里,李膺在成长,陈蕃也在成长,当李膺做了司隶校尉时,陈蕃已经做了太尉,太尉是三公之一,名列一品,此时的陈蕃已经是帝国第一大员了。

当宦官们将给李膺定的罪状交给陈蕃时,陈蕃轻轻说了三个字:我不签。

可以这样说,宦官们对争权夺利确实很在行,对官场生存也深有心得,但有一个领域他们不了解,那就是文化界。

京师文化界乃全国文化界鳌头,而京师文化界有两个著名的领头人,一个是李膺,另一个,就是陈蕃,二人自始至终就是一个战壕的,阉宦们拿着诬蔑李膺的罪状去找陈蕃签字,此正是冤家路窄,就好比逮捕陈独秀,却去找李大钊批准一样,实在是找错了人,拒绝率百分之一千。

陈蕃拒绝签字后,个人声望抖涨,京师太学生几乎打出标语,上书&ldo;不畏强权陈仲举&rdo;,要求朝廷放人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闹得甚是凶悍,虽说如此,有道是书生造反三年不成,宦官们根本不当回事儿,因为他们有枪杆子。

太学生们的主要本事有这么几类:

1、上书苦谏;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宦官乱政,这还了得?故雪片般的上书飞往朝廷,封封都饱含热泪,字字都劝谏皇帝,希望其能够近贤臣远小人,中兴社稷,富强国家,凡事亲力亲为,罢黜宦官,那真是颗颗红心滴滴碧血,匡扶之情,跃然纸上,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惹得皇帝大怒,宦官越加猖獗。

2、舆论抨击;

数万太学生聚集起来,大骂太监,评论时政,翻黑幕、揭老底,把朝廷内的龌龊事掀个底朝天,顺便煽动老百姓一起闹,不要以为这帮高校生不懂得百姓语言,相反,他们非常喜欢用&ldo;民谣&rdo;的方式来揭露黑暗、发动群众,东汉的民谣又叫&ldo;风谣&rdo;,随风而散,传播速度奇快,太学生们把国家大事做成风谣,向着老百姓那么一吹,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舆论就起来了,比如李膺和陈蕃的事迹,当时的风谣就这么唱的:&ldo;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rdo;很押韵,很好听,且概括性极强,利于推广。

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搞得谁都害怕,包括皇帝。

3、学嘲

如果上书没有用,舆论也无法改变事实,那么太学生们最后一招就使将出来‐‐闹学嘲。学嘲,是太学生们最后的底线,所以每个太学生心里都有这么一句话:不要逼我出手!

东汉时的学嘲,是老师们首先上阵,后面跟着几千学生,人人手捧一封上书,向皇帝请愿,这时候你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否则,太学生们就要大闹皇城了。比如某人得罪了宦官,将要被杀,太学生们要求释放此人,皇帝如果不答应,那好,几千太学生就组成人墙,不许处死犯人,一定要杀,先杀我们。

没有一个皇帝敢杀几千太学生,就是几百、几十都不敢,因为他们虽然昏聩,但还不是桀纣,多少还想着留个名声给后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