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法子,应了吧,兵不如人,有何话说?
徽宗也说,应了吧。
就应了。
一百四十万贯钱,换回来六个空州。怎么是空州呢?
当然是空州,阿骨打很懂得敝帚自珍的道理,临走前连根针也没给宋军留下。
不管怎样,燕云十六州,算是收回来了部分,徽宗认为,值得庆祝,虽说很掉面子,但自己骗骗自己总可以吧?花了那么多钱,还不能乐呵一下么?
于是,此次出兵的人,都升官了,特别是童贯,加封徐国公、豫国公,一年后任河北、燕山宣抚使,最后被封为广阳郡王。
打败仗封王爷,搁谁身上也受不了,睡着了都笑醒,因此童贯益发跋扈,东京汴梁放不下他,但是别美得太早,好梦即将打破。
打破这场荒唐梦的,是女真人,而把女真人惹来的,却是宋徽宗。
不得不说,宋徽宗这人,比南唐李煜还粪叉,人家李煜至少知道赵匡胤惹不得,每年还派人说说拜年嗑儿,这位徽宗可好,连燕京也拿不下,被女真人臊成那样,不但不闭门思过,反倒去撩虎须‐‐接纳金国叛将。
他疯了么?
我相信他没疯,因为他一辈子都会写诗作画,那么只有一种解释:这就是一傻狍子。
辽国灭亡后,有一辽将叫张彀,降金,后觉着不平,又叛金,惹得金人大怒,派兵打他,他估摸打不过,便找北宋做靠山,说愿意投降,徽宗觉着这买卖挺好,张彀是平州守将,这不就平白又得了一州么?便接纳了。
这可捅了马蜂窝,金人本来就憋着一股火儿,你还敢撩他?不想过了。
于是金兵攻打燕京甚急,直到宋官杀了张彀,拿出脑袋才罢。
然后,红了眼的金兵,继续马不停蹄的奔向宋朝。
北宋君臣此刻在干嘛?
内斗甚紧。
蔡京的儿子蔡攸见童贯步步高升,急眼了,不能做落后分子,便拼命往上爬,勾结这个,联盟那个,接连罢了两相,一个是王黼,一个是他亲爹蔡京,要说这俩人也不是什么好鸟,名列&ldo;六贼&rdo;,但蔡攸更不是好人,反正这么说,当时的北宋朝廷,无论谁上台,只能使局面更坏。
1123年,阿骨打去世,金国新皇帝吴乞买登基,改名完颜晟,称太宗,即位两年后,于1125年2月,俘虏辽天祚帝,10月,举兵攻宋。
二路女真,直扑中原,一路奔太原,一路奔&ldo;燕云六州&rdo;(只有六个),很不幸,无敌老阉童贯,就在太原,一听金兵来了,真不含糊,马上派人去讲和,讲和的手段也很简单‐‐你要多少钱?
此路金兵的领头人叫完颜宗翰,也就是《说岳全传》里那位与金兀术齐名的粘罕,这种猛人一向是钱也要,命也也要,所以当童贯承诺给钱的时候,他欣然接受,然后,继续打,同时还放出话来:想不挨打,割让山西、河北。
遇到这种无赖,童贯也没办法,便采取了一个很彻底的办法‐‐逃跑。
反正打不过你,也不能割地求和(回去会被处死),跑了算球。
总司令要逃,可急坏了太原知府张孝纯,他一把拉住童司令就问:&ldo;你不打仗跑什么?山西丢了,河北怎么办?&rdo;
童贯索性老下脸皮:&ldo;我是总司令,但职责是治军,不是守土!&rdo;
张孝纯见他胡搅蛮缠,叹气道:&ldo;你童贯也算是威望过人,今日敌来便逃,有何面目见天子呢?&rdo;
童贯走后,张孝纯守太原一年,城破被俘,投降金国,但身在曹营心在汉,曾将伪齐情况密报南宋,后病逝。
金兵攻燕京那路,首领为完颜宗望,阿骨打次子,率军打到燕京脚下,守燕京的,就是那位怨军大帅郭药师,郭老邪对北宋很不满意,一来前次宋军攻打燕京失败,战斗力太差,二来杀了辽国降将张彀讨好金国,令他安全感倍失,张彀死的时候,郭药师是落泪了的,他说金人要张彀,你们(宋官)就杀了张彀,哪天来要我,你们不是也杀我?
所以宗望大军一来,他便投降了,献燕京。
可想而知徽宗君臣糊涂到什么程度,竟把门户交给一位降将。
金兵过燕京,临黄河,要入河南,开封就在眼前,宋徽宗一着急,昏倒在地,救醒后说什么也不当皇帝了,让位于儿子赵桓,即宋钦宗,钦宗一上台,就改年号为靖康,此时金兵已渡黄河,局势岌岌可危,童贯整天手脚冰凉,不知如何是好,偏此时钦宗下诏,令童贯为开封留守,对抗金兵,童贯真急了,我要能打,还跑回来干什么?!
怎么办?怎么办?是留在汴梁等死,还是投降?
左思右想,童阉帅终于拿定主意,既不守城,也不投降,还是逃跑。
怎么逃呢?
当然不能一个人逃,徽宗不是还在么?我保着旧帝南逃,新帝也就不好说什么了,打定主意,就这么办。
当童贯去找宋徽宗的时候,眼前的景象让他着实有些吃惊,蔡京、蔡攸、王黼、朱勔都在,看来是心照不宣,都打算鞋底抹油。
人都到齐了,下一步就是如何逃的问题。
这么多人,加上仆从、卫士,足足好几百,要是一股脑的从汴梁跑,老百姓会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所以要分开逃,本着领导优先的原则,宋徽宗先走,老兵油子童贯护驾,其余的各自带家人于路上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