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此刻金兵不闲着,追下来了,吓得赵构到处跑,把赵匡胤的灵位都给丢了,最后割地议和,才安稳下来。
安稳之后,命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各自领兵镇外,临安城的安防由一个叫苗傅的人负责。
苗傅,武将之后,北宋灭亡时他主动追随赵构,便做了临安统制,掌禁军,他还有个搭档,叫刘正彦,此人父亲叫刘法,当年的西北名将,后来童贯掌兵,逼刘法出征,战死沙场,这刘正彦也算根正苗红。
那时候赵构在哪呢?
逃跑的路上。
没办法,跑得太远,赶回京城还得要点时间,别看他跑的时候鸡头歪脸的,回去的时候可是排场大,枢密使王渊的私人财物都有十几船,赵构身旁的宦官虽说人少,但架子不小,对江南百姓是骂骂咧咧,过钱塘江的时候,还专门要看看潮,帐篷连天,鼓乐震地,打了败仗还如此牛皮,谁能不怒?
民怨沸腾。
乘着这股民怨,所有不满都发泄出来,苗傅、刘正彦觉着自己远道跟随而来,本有大功于社稷,怎么就没在皇帝身边混红呢?特别是刘正彦,看着高宗跟前那些宦官就不爽,自己老子就是被宦官整死的,怎么北边都丢了,这群孙子还这么耀武扬威呢?
两个一商议,反正现在时局不稳,索性干他一票,把皇帝身边的宠臣公公们杀几个,咱也弄个社稷重臣当当,搞不好,还挟天子令诸侯呢。
回去同手下将士一讲,大家都挺瞧不起宦官的,便道:就这么干。
计议已定,开始行动。
不久,高宗回到临安,那位大权独揽的枢密使王渊昂头挺胸的上朝退朝,看得苗傅、刘正彦这个气,就在城北一座桥下埋伏人马,准备举事,没一会儿,就见王渊来了,苗刘二人一挥手,哗啦一家伙禁军冲上,咣咣几脚,把王渊从马上踹下去了。
王渊的名字应该改成王冤,此人虽然贪财,但也不该这么个死法,从马上落下去,可就晕了,一眼看见刘正彦,大叫一声:&ldo;小刘你帮我说两句!&rdo;
刘正彦说好!走上前来一刀,把王渊脑袋剁了。
杀完枢密使,苗刘二人一不做二不休,领兵直闯宫廷,见宦官就杀,遇阉人就斩,这是历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灭阉,边杀还边说呢:&ldo;叫你们不让我升官!&rdo;
和东汉末年那次一样,没胡子的也被误杀不少,该着苏杭一带民风细腻,女里女气的多点,这次算遭了大殃。
再说宋高宗,一听禁军反了,哪里还顾得到宦官,赶紧命令关门!他手下有个中军统制叫吴湛,一听&ldo;关门&rdo;,答应一声,扭头就往门口跑,没一会儿又回来了,高宗说宫门都关了?他说没有,全开了!
赵构差点尿了,怎么全开了呢?
吴湛理直气壮:苗刘不负国家,只为天下除害呀!
赵构恨不能扇他,转念一想,嘿,真是糊涂,这吴湛也属于禁军,本来就是苗傅的手下,我怎么让他去关门呢?懊悔不已,差点扯自己嘴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