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曲起的骨指就在怀里人的额间敲了敲,“听到了没?”
外公就在外面,再不出去就得出问题了。急着出去,她连连点头,于是被体贴而大度地放走,“去吧。”
“……”
黏人大狗勾。
手一松,那身影就哒哒哒踩着拖鞋哒哒有声一路跑远了,凝着那影子直至消失于门外,容绰眸稍敛。指节敲定在书架,敲击声富有节律地响起,他神情若有所思。
杨林。
说起来,三年前,他拍戏的时候来过这里。当时偶然碰到了地震,他还救了个小孩出来。
也不知那小孩现在怎么样了。
……
晏歌在外公家呆了两天,走时何星若将家里晒的种的各种干货鲜货装满了后备箱,原本一天要洗两次车的卡宴车主也毫无意见,特别配合地跟茉香奶绿杨林分绿搬上搬下地照单全收,礼仪到位得不行。
重度洁癖?很难相处?
没有的,那是北京那只坏崽,不是眼前这只乖崽。
晏外婆心里可有着底,先前孙女被亲爸接到北京去生活,也考上了北京的大学的时候,知道人以后大半是要留在首都了。现在又谈了个北京本地的对象,留京的可能性就一涨再涨。思及此,她不觉眼角微热,轻微感伤,一面纸巾就被恰到好处地奉上眼前。顺纸巾望去,正是杨林分绿。
何星若接过纸巾,展眉笑了笑,“谢谢小绿。”
虽不如何星若那般伤感,但晏平生脸色也不好看,杨林分绿遂也伸臂,递了什么东西过去。
晏外公垂目一看:一瓶速效救心丸。
“……”
与外公外婆告别前,晏歌最后带走的是把琴,名唤绿绮。
坏了的绿绮。
她打包琴时,恰被男人看见,也被问了句。晏歌回了:“修不好了。”
是母亲的遗物,但是修不好,往后也不能再弹奏了。
原因在于琴弦。
绿绮的琴弦构造中有天蚕丝的成分,却不是一般的天蚕丝,而是生活在湘西的一种天蚕。对自然环境挑剔苛刻,亦不为人工驯养,因而珍稀难得。
若只是因为天蚕丝的缘故,倒还能修好,只是要费些时间和工夫。
真正难的,是用湘西天蚕丝制琴的工艺,天蚕织锦。
天蚕织锦出自湘派的制琴师傅,从明清时期一直流延至近现代,是独门独户间传承的非遗技术,亦于近十年间失落了。
和其他传统非遗技艺一般,天蚕织锦失落的原因也不外于几点:一是传承范围狭窄,技术不外流;二是技术市场需求量小,利润单薄,以至于后代的子孙看见钱上没奔头,也就懒于接下老祖宗的饭碗了。
事实上,为了修绿绮的琴弦,晏平生曾与湘西那边联络过,得到的答复是,仅剩下的那一位天蚕织锦传承人也已八十有五,双目视网膜脱落,与失明无异,已经不可能再行这门工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