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江东军撤走以后,国渊方才招集百姓,振臂一呼,便将留守的少量江东军缴了械,然后同到太史慈面前请罪。
太史慈听所有的官员百姓都在为他求情,知道他平时在民众中的声望甚好,虽觉得他的做法不妥,但却有想不通错在哪里,只好将他放掉,让他继续戴罪立功,等程玉或者朝廷来做最后的决断。
这里是这样,到了附近其他的城池情况也差不多,这边攻城刚一开始,城内的百姓就纷纷响应,他们对徐州的感情远非江东可比,于是各地都是一战而定。
太史慈安定了各处的事情,总共也没有浪费多少时间,想想既然敌人是真正退兵,如果就这么让他走了,难免有些不甘心,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带领人马追击。
这天,突然前面当先探路的骑兵回来报告说前面有敌人拦路,太史慈大惊,想不到敌人竟然会在这里杀一个回马枪,正要准备交战,却有对面的使者到来,等见过使者,太史慈才知是一场虚惊,原来拦路的却是徐州将吕旷,那么他在这里,江东军又到了什么地方去呢?
我们还要追着吕蒙的步伐再走一遍。原来吕蒙一路都小心翼翼,防备敌人的埋伏,哪里想到正走到这里,却有士兵回报说前面大路上竟然有敌军的营盘在,看规模恐怕有上万人马。
吕蒙一听头就大了,看来敌人也知道自己不会中计,所以干脆不用埋伏,就堂堂正正的在路上阻击自己,如此一来,自己就没有办法赶到广陵,等后路彻底一断,自己这些人马岂非要全交代在这里?
想要硬拼,虽然自己的人比较多,可毕竟敌人有防守之力,等打过去的时候,恐怕自己就剩不下多少人了,这该怎么办。想来想去吕蒙一狠心,干脆尽弃辎重,只带足够的干粮,连夜布下疑阵,然后穿小道而走,这些小道自己也侦察过,没有敌人,等他们反映过来的时候,料想不会以少袭多吧?他如果知道对面的竟然是一座空营,不知道心中又做什么感想。
这里的营盘就是吕旷搭建的,果然就如同郭先生所想的一样,敌人留下一座营寨全都不见了踪影,让他们这千把人十分头痛,如此多的辎重,怎么运的走。
好在程玉下令让他们转告太史慈可以继续追击的行动,有了太史慈这些人马帮忙,虽然还是有些缺人手,至少已经可以开始搬运了。
等到这些人马追到广陵附近,见已经无望追上敌军,正不知如何才好的时候,突然又有程玉军中的使者来送信,却又是臧霸的使者,太史慈这才知道,原来广陵已经又为臧霸所夺。敌人不是退回到广陵救援来了吗?现在他们身在何处,为何广陵看来并非像经过大战的样子?不要说太史慈,就连来自程玉身边的吕旷都不知,进到城内,臧霸才将郭嘉的妙计全盘说了出来,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对郭嘉交口称赞。
还是再回到吕蒙当时的视角,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当他到达广陵城下的时候,却见四门紧闭,不过城上依旧是江东的旗号。万分奇怪,派人去一联系,城池却还没有失守,进了城才知道,徐州军开始的时候,确实猛攻了几天,可是他们发现城内的防守严密,就退往西面不知所终,城内的守军怕是敌人诡计,一直都不敢出来,直到今日。
听了这些人的解释,吕蒙更是糊涂,徐州军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这回连他都想不明白了。
哪知道,这个时候突然有使者带来了孙权那里的急报,吕蒙看后大惊,想不到程玉竟然已经调动了水军,想在正屯兵于长江北岸,已经蠢蠢欲动要攻打建业,请吕蒙马上回军支援。
第四十二章不世霸业第一节:兵困石头城
吕蒙哪敢将孙权的安危不放在心上,在广陵不过修整了一夜,次日一大早就出发又奔长江而去,方才行了半日不到,突然间两边一阵锣鼓响,附近的高坡之上尽是徐州军。
只听远远一声喊道:&ldo;吕蒙小儿,你以中了我家军师的妙计,还不乖乖束手就擒等待何时?&rdo;
吕蒙一见那人吓的三魂七魄丢了一半,原来正是&ldo;纵横七州无对手,白马银枪留威名&rdo;的常山赵子龙,纵然江东军这么长时间一直都是用比较谨慎的速度行军,可毕竟已经转战千里,铁打的人也要支撑不住,何况眼下陡遇强敌,吕蒙哪里敢硬拼,慌忙下令退回广陵。
江东军见到满山遍野的敌人,一个个本都无斗志,主帅这一声令下,就如绝堤洪水般一退而不可收,也是吕蒙太高看了自己手下这些人,本以为凭他可以约束的住,哪里想到一个战略退却变成了兵败如山倒。
此时他悔也晚矣,只盼能快点撤回到广陵,凭借城池自己或可组织起有效的防御来。于是乎,一边跑的快,一边追的急,两军就在这长江之滨的平原上展开了赛跑,只是江东军却有些不合算,只要稍微跑的慢一点就容易沦为他乡之鬼,相反徐州军快者有赏,慢者不罚,可见这场比赛有多不公平。
一直由日中跑到日头偏西,吕蒙已经遥遥可以看见广陵城,心中稍微安定了些许,眼见敌人还遥遥的缒在后面,而自己的人马去快跑丢了三成,便是进入城内此役也已经大败,只是损失多少的问题。
吕蒙奋力挥开自己心中沮丧的想法,只要跑到城下就已经是自己的胜利,日后总有再找对手报仇的机会,这样安慰自己,他的心中才稍微好过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