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为限制。谋之利害、知之保障、筹之营运,操之补偿,也是谋略家的基本
谋略内容之一。
第十七章军政两手相辅相成
军政两手,相辅相成是军事谋略的重要原则之一。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
派惯用反革命的两手谋略来对付革命人民。一手是军事镇压,一手是政治欺
骗;一手是刽子手的职能,一手是牧师的职能。革命的人民必须学会用革命
的两手,即以革命暴力和政治揭露对付反革命的两手。既不怕他们的恐吓,
也不相信他们的好话。以打对打,以谈对谈,又打又谈,针锋相对。
一、战争的本质决定了军政两手相辅相成
古罗马有一句谚语:&ldo;假使你希望和平,那你就必须准备战争。&rdo;本世
纪英国军事史学家利德尔&iddot;哈特则对此说作进一步解释:&ldo;假使你希望和平,
那你就必须了解战争。&rdo;利德尔&iddot;哈特这句看似很普通的话,确是一句至理
名言。如果连战争的本质是什么都不了解,那又如何准备战争、谋取战争的
胜利呢?
大家知道,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许多人已对战争发生的原因和它所
担负的使命作了有益的探索,但最先把战争这个人类社会的特殊活动形态的
本质明确地揭示出来的是19世纪的克劳塞维茨(1780‐1831)。克劳塞维茨
是普鲁士的一位职业军人,他从青年时代起,即根据当时欧洲战争特别是拿
破仑战争的实践,开始思索战争问题,并写作了大量论文。1816年以后他开
始构思系统的理论著作,即他死后才由别人出版的《战争论》。1827年他
写完全书的初稿后,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写信给他的朋友罗德尔少校说:&ldo;战
争,是我十几年来反复观察思索的大论题。战争到底是什么?我发现,战争
的本质或规律不完全是由它自身来决定的,战争,说到底,它不过是一种工
具或手段,而操纵这个工具的手则是政治&rdo;。作者在《战争论》中反复地论
证了这个命题。他说:&ldo;战争无非是政治的另一种手段的继续&rdo;,而&ldo;决不
是什么独立的东西&rdo;;战争所表现的依然是战前就有的东西,即交战双方的
政治关系和政治利益,&ldo;只不过它是借用另一种文字和语言罢了&rdo;,因而,
&ldo;战争虽然有它自己的语法,但是它并没有自己的逻辑&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