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机到了。
&ldo;出击!&rdo;
秀吉在贱之岳山顶上大叫,于是吹响号角,擂动战鼓,命令全军出击。羽柴军个个奋勇,如饿虎扑食杀向三左卫门。但是,羽柴军被挡了回来。
秀吉冲下山坡,催动全军,堵住退下来的前部驱兵冲杀,死死咬住敌人尾部。
尽管三左卫门一队浴血奋战,但是柴田军的运动形式是退却,在防守方面,只是抽空儿抵挡一阵,因此渐渐支持不住,不得不加快退却的速度。
&ldo;追,咬住他!&rdo;
秀吉挥军掩杀,紧紧追赶。号角,战鼓,响成一片,震天动地,秀吉终于以泰山压顶之势击溃柴田军,使三左卫门一队溃逃两公里,退至胞兄盛政布阵的权现坂山口,准备从那儿上山和盛政会合。
山坡上,盛政一部前来接应,挺枪朝追上来的羽柴军猛烈射击。顿时,山谷里硝烟滚滚,两军交火酣战一处,双方势均力敌,一时难以决出胜负。
&ldo;关键时刻到了!&rdo;
秀吉想,要打破这种僵持局面,使战况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只有投入新的兵力。但是,秀吉手中的预备队用光了,身边只剩下贴身侍卫队,他决定把侍卫队拿上去。
&ldo;市松!&rdo;
秀吉声色俱厉地命令道:
&ldo;你们不必护我,冲、冲上去自己建功!&rdo;
侍从们得令,无不欢喜雀跃&ldo;嗷&rdo;地呐声喊,争相冲下山去,下到涧底,还要爬坡,坡口处聚集的敌人最多,最密集。
侍从们如一只只猎犬,分别寻找自己的目标。&ldo;贱之岳七杆枪&rdo;的美名就是这时候产生的。居七枪之首的福岛市松,混战中和柴田军第一武将拜乡五左卫门相遇,毙敌于马下斩获首级;加藤虎之助刺死敌军神枪将户波隼人;加藤孙六,胁坂甚内,平野权平,糟屋助右卫门,片相助作等人也各自立下赫赫战功。
山坡下的敌人开始崩溃,但是山坡上的盛政主阵依旧旌旗猎猎,毫无破绽。此时,太阳已经冉冉升起,两军继续在阳光下鏖战,拼杀中,佐久间手下的许多战将相继阵亡,盛政仍然顽强抵抗,全无惧色。
此时,战场上出现了意外的变化。
柴田军一将突然弃阵向背撤退。双方都大为困惑,一时难以作出正确判断。战斗进行到白热化程度,眼下对于双方来说,一鼓作气的将是胜利者,但是在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却有一将卷旗息鼓,整队引兵,脱离了战场。
撤退的是北国上将前田利家。
&ldo;利家跑了,利家跑了!&rdo;
盛政这才惊慌起来。权现坂山后有座小山,叫茂山,前田利家在茂山高地上扎下营寨,与东面神明山上的羽柴军遥遥相对。他在战术上所处的位置主要是防止敌人抄袭在前线厮杀的盛政后路。但是,前田军应景似地朝敌人阵地上放了一阵枪,便草草收兵,向山下退去。
&ldo;将军要去哪儿?&rdo;
面对盛政的来使,利家缓缓答道:
&ldo;我主意已定,准备回国。&rdo;
&ldo;回国?&rdo;
使者大惊。
&ldo;对,回国。&rdo;
利家只此一句,重复答道。遂抛下使者,朝湖畔方向退下山坡。去年冬天,前田利家曾作为柴田的使臣,拜访过山城国天王山上的秀吉,两人心照不宣地达成了默契。利家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承诺。不,更确切地说利家此时的心情非常复杂,甚至连他自己也解释不清楚。诚然,其中包含着对故友羽柴秀吉的友谊。利家是重义气,讲信用的人,曾以禀性纯厚,刚直不阿的性格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可是眼下的现象未免太残酷了,他再也无法以友谊和信义作为行动的唯一准则。站在茂山山顶,通观双方战局,仔细分析各种征候,利家得出一个结论:
&ldo;柴田军大势已去!&rdo;
利家想倾巢之下,安有完卵?柴田败北,自己必然跟着灭亡。与其为主子殉葬,不如假&ldo;友谊与信义&rdo;之名,立刻撤兵,信手把人情送给秀吉,也好为自己身后留条退路。
利家引兵撤下茂山,翻过盛政背后,仅有一涧之隔的山峰朝盐津方向退去。从盐津有一条通往越前敦贺的山道,利家及其部下沿山道很快脱离了战场。
前田利家的行动在心理上给柴田军各个阵地上的冲击是不可估量的。因为先锋盛政布阵的权现坂山处在最前线,其他诸将都守在后面的大小山头上,峰巅阻隔,后方诸将无法弄清盛政在山前斜坡上和秀吉交战的真实情况,能够看到的只有前田利家的退却。
--难道前部失利了吗?
众将看到利家撤兵,心中惶惑,继而产生动摇,人心浮动,越发不可收拾。争相模仿利家,纷纷朝山下撤退。不破光治,金森长近等部旗帜大乱,弃甲曳兵而走。
后队自相惊扰,前线盛政大为震惊,亲自登上山顶,察看后方阵地,只见旗幡飘动,势如洪水决堤,满山遍野向后拥去。
&ldo;后队溃散了!&rdo;
盛政阵中诸将见后方大乱,顷刻间失去斗志,再也无心恋战,恰如雪崩在相互作用下发生连锁反应。后队散尽,惟有前部被抛在战场上,孤立无援的恐怖笼罩着贱之岳山顶,纵使盛政再发挥卓越的指挥才能,一旦人马成为惊弓之鸟,再也无法阻挡时刻准备逃跑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