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嘴里念念有词,手上开始玩花活,眨眼间换了张黄纸,放在桌上。
王铎急忙凑近观看。
“神火”烧出来的隶书工稳端庄——
仕途钻刺要精工,京信常通,炭敬常丰。莫谈时事逞英雄,一味圆融,一味谦恭。大臣经济在从容,莫显奇功,莫说精忠。万般人事要朦胧,驳也无庸,议也无庸。
八方无事岁年丰,国运方隆,官运方通。大家襄赞要和衷,好也弥缝,歹也弥缝。无灾无难到三公,妻受荣封,子荫郎中。流芳身后更无穷,不谥文忠,便谥文恭。
“妙妙妙!”王铎拍案叫绝。
字写的马马虎虎,妙的是内容。
这两首《一剪梅》堪称官场入门教材。只要遵循行事,入阁拜相不敢说,一生平安富贵不是难事。
李自成显摆了一手,开口道:“老王,我在九峰山看过你给端靖世子写得碑,功力深厚。”
王铎拱手谦虚,“世人多有谬赞,过奖了。大师这一笔隶书方显真本事。”
他随即转口道:“小兄弟有话不妨直说。不才虽然官职低微,但在外面也略有几分薄面。能帮忙绝不推辞。”
“觉斯兄快人快语!”
李自成也就不故弄玄虚了,“六月初六日,大水自西而来,黄河两岸水高丈许,伤人漂房……”
进入五六七月份,陕西山西京师河南连续降雨。
陕州(三门峡)、鹤壁等地“银雨四十日”。
六月初六日,黄河决口于孟津,“横溢数百里”。
杞县、鄢陵、扶沟、西华、淮阴、鹿已、拓城、沈丘、商丘、虞城、砀山、萧县、丰县、太和等淮河以北地区均被波及。
陈留一带“白骨如山,人至巢居”;许昌“平地水深二丈,飘没房屋人口无算”;汝阳、遂平、确山“平地操舟”。①甚至还有记水高数十丈,尼玛十层楼高了,文人的嘴没把门的,看看就好,信他年都过错。古代谎报、夸张灾情是常规操作,这样上面万一赈灾免税,地方官就能黑一大笔。第二年还有个河南官说崇祯五年河南全省大旱,扯几把蛋。
黄泛区老百姓苦矣。
当然有大雨的原因,但更多是人祸。
以黄河来说,明代原来定有“三年一小挑,五年一大挑”的疏浚制度。
万历以后“凡大挑、小挑之费,俱入上下私橐。”
“天启以前,无人不利于河决者。侵尅金钱,则自总河以至闸官,无所不利;支领工食,则自执事以至于游闲无食之人,无所不利……于是频年修治,频年冲决,以致今日之害,非一朝一夕之故矣。”
潘季驯之后,再无能人干实事。
这正是崇祯年间“河患日棘”的根本原因。
其他水系的情况也差不多——
大臣奏:东南时患水灾,皆水利不修之故。
崇祯皇帝问:水利为何不修?
钱龙锡回答:水利是东南第一大事,但修理需要钱粮。
朱由检一听要钱,急忙开动脑筋:要修水利,可扰民否?
征发劳役白干活当然扰民。
那正好,不要修了。朱由检舒坦了,我不能扰民啊。
各处水利严重失修,大大削弱了农民抵御天灾的能力,而官府一味追比钱粮又迫使农民大批逃亡,更加重了灾荒的破坏性。
与此同时,欧洲的鹰国佬正在玩“羊吃人”圈地运动,但是他们的粮食反倒增产了。难道是天佑鬼佬,他们没遭遇小冰河?
17世纪的欧洲又叫做“大运河时代”,包括鹰国在内的各国都在挖运河、修水利,农田灌溉条件大大改善。再加上金属冶炼技术的上升和制造效率的提高,金属农具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此外还有些其他措施,因此农民比例虽然下降,但是粮食增产。
实际上,欧洲佬的耕种水平压根比上中国,他们连堆肥技术才刚学会没几年。
人家先是有了农业革命,之后才出现了工业革命。
法兰西国粮食自给率能达到百分之三百。但是民众们比较惨,一直饥荒不断。直到将来他们发动了大革命分了教会的土地,大家才发现,本国每年农田出产不但能让所有人吃饱,甚至还富裕到能养活几十万匹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