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王羲之评传豆瓣 > 第16章(第1页)

第16章(第1页)

殷浩致信给王羲之,要他到朝廷任职。王羲之在向平回复中很明白地告诉他,自己&ot;无廊庙志&ot;,早在王导丞相还健在的时候要他到朝廷做官,就没有答应,如今(表章的)手迹犹存。为何如此呢?他说他&ot;怀向于平之志&ot;。1向平,即向于平,东汉朝歌人。&ot;隐居不仕,性中和,好通《老(子)》、《易(经)》。贫无资食,好事者更馈焉,受之,取足而反其余。&ot;1向子平子女婚嫁已毕,即恣游名山大川,不知所终。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诗云:&ot;最喜两家婚嫁毕,一时抽得向平身。&ot;2故有&ot;向平了愿&ot;的成语。王羲之虽然入仕做官,然而隐居念头和想做向子平那样的人的愿望仍在内心跌宕起伏,后来他辞官退隐原因虽比较复杂,但这与他&ot;怀向子平之志&ot;是分不开的。&ot;道本无为&ot;,1《晋书&iddot;王羲之传》。

2《晋书&iddot;王羲之传》。

1向子平原作&ot;尚子平&ot;,从《后汉书》改。

1见《后汉书》。

2见《白居易集》。

不仕,隐居在一个独立于现实功利之外的消遥自足的无为境地,漫游山水,寄情丘林,这不正是老庄玄学的真谛吗,王羡之曾在一帖中写道: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婚嫁已毕,唯一小者尚未婚耳。过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内外孙有十六人,足慰目前。足下情至委曲,故具示。&ot;唯一小者&ot;无疑是指王献之。献之二十岁左右与表姐郗道茂结婚,即公元364年前后,此帖应在此之前。如果小儿子结了婚,&ot;便得至彼&ot;。子女婚嫁完毕就可以&ot;向平了愿&ot;了。在书写此帖时,孙子、外孙已有十六人,&ot;足慰目前&ot;,可以尽享天伦之乐。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王羲之的思想情感和人生之志。李长路、工玉池将王羲之的一生归纳为政学陆贾,行道学班嗣,死后效杨王孙。4陆贾提倡儒学,主张&ot;行仁义,法先圣&ot;并辅以黄老的&ot;无为而治&ot;作为治国之道。他说:&ot;夫道莫大于无为&ot;,&ot;故无为也,乃无不为也&ot;。1陆贾的行政思想是儒道并兼的思想。

班嗣,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是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的从伯,他是老庄的忠实信徒。根据记载:&ot;嗣虽修儒学,然贵老(老子)严(庄子)之术。桓生(桓谭)欲借其书,嗣报曰:&39;若夫严子(庄周)者,绝圣弃智(反儒家),修生保真,清虚澹泊,归之自然,独师友造化,而不为世俗所役者也。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好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不絓圣人之罔,不嗅骄君之饵,荡然肆志,谈者不得而名焉,故可贵也。今吾子已贯仁谊之羁绊,系名声之缰锁,伏周、孔之轨躅,驰颜、闵之极挚,既系挛于世教矣,何用大道(老庄之道)为自眩耀?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恐似此类,故不进。嗣之行已持论如此。&ot;2班嗣虽&ot;言不与其书&ot;,但他的思想还是被《汉书》记载下来。他贵老庄之术,修生保真,清虚澹泊,归之自然,师友造化,无不被王羲之所接受,作为自己的处世主张。师造化是绘画创作中十分重要的理论,它对我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美术史论界认为最早提出这一理论的书籍是南朝陈姚最《续画品》,唐代张璪&ot;外师造化,中得心源&ot;的著名论点,从此千古流传,成为画家们从事创作所遵循的准则,班嗣早在汉代就已提出了&ot;师友造化&ot;的理论,这比他们要早得多。师友造化是现实主义的创作理论,王羲之书法绘画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用这一理论指导自己的创作极有可能。他眷念、热爱会稽山水,这不仅仅是单纯的山水审美,而是为了师法造化,服务于自己的创作。

杨王孙,西汉学者,学黄老之术。他认为生死是事物的自然变化,人死后&ot;其尸圤然独处&ot;毫无知觉,他反对当时的厚葬风气,而提倡裸葬以身亲土。1王羲之&ot;常依陆贾、班嗣、杨王孙之处世&ot;2,其根本的原因是与他们的思想相通,他们主张儒学,又兼容道学,依照儒家、道家的哲学思想处世。3[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清]严可均:《全晋文》卷二二。1《新语&iddot;无为》。

2《汉书》卷一○○《叙传》。

1李长路、王玉池:《王羲之王献之年表与东晋大事记》。

2《晋书&iddot;王羲之传》。

三、生死观

王羲之在《兰亭序》中写道:&ot;古人云,死生亦大矣。&ot;岂不痛哉!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ot;一死生&ot;,&ot;齐彭殇&ot;分别出于庄子的《大宗师》和《齐物论》。《大宗师》云:&ot;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逸)我以老,息我以死。??敦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敦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ot;《齐物论》云:&ot;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未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ot;&ot;道&ot;,后人称之为本体,是唯心主义者庄子的理论核心,他从道的观点阐述一切概括一切。他认为道是一,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它是宇宙万物包括人在内的化身,它超越人的感官、时间、空间的,它似无而实有,上述引文中的&ot;大块&ot;就是道。一个人生前在大块里,死后也还原于大块,生死只是在大块中形式不同,这个块就像一条永恒的河流,人的一切生死存亡就像在这条河流中的激起的小小波纹,河流奔流不息,没有任何增减的变化。本体是超越空间的,秋毫之末,人们看来是再小不过的了,泰山在人们的眼中是很庞大的,但它们都是本体的表相之一,无所谓谁小谁大,可以说秋毫之末大于泰山。本体是超越时间的,殇子一生下来就夭折了,但他是本体的表相之一,而彭祖活到八百岁,也是本体的表相之一,也是有限的,所以说他们并没有什么区别。

&ot;我&ot;的寿命是有限的,占有空间也是有限的,但从本体的意义上来说:&ot;我&ot;与天地同生,与万物一体。故人在世界上不要管什么差别,生什么是非,不要动感情,要像生前死后那样,浑浑沌沌地与本体合二为一。能做到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ot;人&ot;,&ot;真&ot;人。

王羲之在《兰亭序》中,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ot;一生死&ot;是荒诞的,&ot;齐彭殇&ot;是妄作。王羲之是崇尚老庄的,为何此文中对老庄采取批判的态度呢?郭沫若认为这不是王羲之的思想,并将这一条作为论据之一否定《兰亭序》,《兰亭序》既不是王羲之所撰,这一书法作品也是伪托的。

《兰亭序》的真伪是一宗历史公案,历来争论很大,从分析的角度,否认&ot;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ot;为土羲之的思想是不能令人信服的,相反这一言论却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作为艺术家的王羲之的思想。

&ot;晋人喜述老庄&ot;,王羲之信奉道教,骨子里是儒教,不少人都认为他是儒道合一的思想。王羲之反对庄子上述的观点不等于否定老庄的全部思想,反对庄子的全部学说。庄子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生死观取消死、生、天、寿这些对立概念,将它们合二为一归于本体,认为它们之间没有区别,这是非常荒谬的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人们不难从自己的切身体验中加以否定。&ot;生死&ot;是有根本差别的,&ot;彭殇&ot;也不能等量齐观。王羲之面对良辰美景友好相聚,感受到人生乐趣,但&ot;盛事不常&ot;,生命有限,不胜感慨!由此想到古人的话,&ot;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ot;联系生与死的问题发表对庄子生死观的看法,对&ot;一死生&ot;、&ot;齐彭殇&ot;观点开展了批判,认为是&ot;虚诞&ot;和&ot;妄作&ot;,从文章看这是符合逻辑的,是在情理之中的。一个坚信庄子的生死观的人应该是对死和生是无所谓的,有的甚至是厌世的;对于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王羲之来说,他是确实不会信奉和接受的。从另一个角度说&ot;一死生&ot;、&ot;齐彭殇&ot;如果真是王羲之的人生观、世界观,他又为什么要服食养生,依托药物以求长寿呢?思想是属于意识形态的,是复杂的,某一种思想属于哪一&ot;家&ot;不是绝对的,一刀切的,有时几种思想交融在一起。思想有继承性,在继承过程中往往有扬弃,这对王羲之来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