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明朝出了个张居正 有声书 > 第111章(第1页)

第111章(第1页)

张居正顿了顿,又说:&ldo;臣目前还带着孝,不便到宫门叩谢圣母,望皇上代为转达。&rdo;

万历微微叹一声,说:&ldo;知道了。先生到家,不要过哀啊。&rdo;

张居正心头一颤,不禁伏地痛哭起来。

万历忙劝道:&ldo;先生不要悲哀……&rdo;

说着,他自己也哭起来了。

两人就像即将久别一样,相对垂泪。

久之,张居正起身告辞了。

万历抹了抹泪,对左右太监说:&ldo;我有好些话,要对先生说,见他悲伤,我也忍不住,说不得了!&rdo;

李太后那里,也派了太监给张居正送来银制&ldo;八宝豆叶&rdo;60两,以备路上赏人用。太后和他儿子一样,都是念兹在兹,生恐张居正回来得迟了。

三月十三日,张居正离京上路,时百官都来列队送行,居正一一拜别。万历还特派司礼监太监张宏到京郊为首相饯行。

按照惯例,元辅因故离职,次辅可相机主政。但万历给内阁发了一个帖子,说&ldo;有大事毋得专决,驰驿之江陵,听张先生处分&rdo;。吕调阳知道小皇帝这是信不过他,郁闷之极。

张居正走后,恰逢辽东有所谓&ldo;长定堡大捷&rdo;奏报,万历将之归功于张居正,遂甩开内阁,派太监使者快马至江陵,请张居正亲自制定封赏条理。

吕调阳觉得颜面扫地,遂告病假在家,又一次提出辞呈,但万历不许。

皇上对张居正眷顾如此,天地间还有何等荣耀值得羡慕!

张居正顾盼得意,眺望万里春光,觉得整个大明的政治中心,都在随着他缓缓南下了。

这次还乡团的阵容极为壮观,兵部特派一千骑禁军作为警卫随从,队伍前后都有乐队,仪仗旗帜彩绘斑斓,光耀白日。除了千骑虎贲之师外,戚继光还从蓟镇前线调来一队鸟铳手,执新式火器随行,以壮行色。张居正最后考虑还是不要太过张杨,只留下了6名。

他所乘坐的轿子,是为此行特制的大轿,须32名轿夫抬扛。轿子前部是会客室,后部是卧室,外部有走廊相通。两名小僮在轿上随时伺候,焚香摇扇。

所过州县,都由地方当局呈献美食,且驱使民夫将道路平整,两旁罗列兵器,气势极盛。

真定(今河北正定县)知府钱普一向善于媚上,此次特地找来了一大批江南厨师随队伺候,据说江南名厨因而被他搜罗一空。

真个是,宰相出行,地动山摇!

江陵的山水,苍然如故。黄鹤楼阅尽了百世的风光。

它们见惯了车如流水马如龙,今日方得见:书生亦能登庙堂、握乾坤、傲王侯。

时矣,势矣,更是天之所降矣!

四月十六日,葬礼隆重举行。张文明的棺木被安葬在荆州西门外的太晖山。这是万历皇敕赐给张家的一块坟地,与已故湘献王朱柏的王陵毗邻。

这次归葬,规格之高,在历代大臣中空前绝后。皇帝特地派司礼监太监魏朝和工部主事徐应聘负责营葬事宜,礼部主事曹诰专程前来谕祭,尚宝司少卿郑钦、锦衣卫指挥佥事史继书负责一路护送。湖广巡抚陈瑞等一大批地方官员也趋之若鹜。

《嘉靖以来首辅传》上记载,陈瑞赶到江陵张家后,一进门就换上白色孝衣,戴上麻冕,伏地大哭。哭罢,便求见张母赵老太太。太夫人没兴趣见他,他就在庭中长跪不起。赵老太太只好出来,陈瑞复大哭一番,才起身坐下。此时。赵老太太身旁恰好有个小太监,是张居正私自留在身边打杂的。老太太没话找话说:&ldo;陈大人,您看这小子还顺眼吧?&rdo;

陈瑞连忙起身,向小太监作了个揖说:&ldo;哪里!我陈瑞怎能评价公公,还是公公看重我才对呀!&rdo;

当时,地方官在张氏葬礼前后的丑态多半类此。

人之无仪,鼠之无皮!

不要了脸皮也要爬上去,浊世里衍生不绝的就是这类人。

葬礼完毕后,张居正怕老母在路上受不了炎热之苦,就上疏请求推迟归期。拟在九月天凉之后,再行返京。

万历哪里肯依,发动内阁部院各级官员上疏催请,他本人也下圣旨,让魏朝留在江陵照顾张母,令张居正务必于五月以内回来。又差遣锦衣卫指挥佥事翟汝敬星夜赶往江陵,负责催促。

翟指挥带了万历的一份敕谕,上面写道:&ldo;元辅张先生:自先生辞行后,朕日夜悬念,朝廷大事俱暂停以待。望敕书一到,马上整装上路,以慰朕怀。&rdo;

盼望之情,有如嗷嗷待哺。

国事重如山,张居正只得于五月二十一日起程返回。

这次张居正归葬,一路俨若帝王。所过之处,地方长官皆长跪于途迎候,各省封疆大吏也都越界迎送,亲自充当队伍引导。途经襄阳时,襄王也破例前来迎送,并设宴接风。按大明祖制,凡大臣见藩王必执臣子礼,即叩头行礼。而张居正见襄王仅以主宾之礼相见,作个揖就算完事,且在宴席上坐在首席,可见气焰之一斑。终大明一朝,这样的事绝无仅有!

另外按祖制,为防止亲骨肉造反,藩王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出城。只有天子驾到,藩王才可出城迎候,且须有敕谕事先通知。这次张居正路过湖广、河南等地,襄王、唐王都出郊外迎接,以能够逢迎为喜,尊卑颠倒一至于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